太极推手,又名打手,是学习和研究太极拳的一种重要 方法,藉以培养触觉炅敏,增长听劲,理解对方的功決其 着法有棚、搌、挤、按为四正手法;采、洌、肘、靠为四隅 手法,合之即为太极八法,亦称八门。进、退、顾、盼1定 为五行,即五步,共称为“八门五步”,合称十三势
十三势是太极拳法总势,理法深邃,要求细腻,是练拳 264
架和推手都需掌握的劲法0须知练拳架为推手的体,练推手 由练拳架而来之为用。如此说来整个体都是为了用,而整个 用都附托于体,故练体亦寓于练用,练用亦验于练体,相辅 相成。如若不在练体上下功夫,在用时则不能有髙深的听劲、 奇特的功夫和令人莫测的神妙变化,所以练拳架是推手的基 础,推手是练拳架功夫的体验。因此必须体用兼修,才能相 辅为用。究其要领,练拳架和练推手都必须以十三势为准则, 否则练体得不到体,练用得不到用。
《十三势歌》曰:“十三总势莫轻观,命意源头在腰隙 ……”又如《打手歌》“堋疆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 进,任他巨力来打咱,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沽 连粘随不丢顶'就是说对十三势要认真钻研,不可忽略,不 论练拳或推手,如能主宰于腰,上下自然相随,能相随即能 化解对方的攻势。如能使对方来势引至落空,引到为我出击 的条件相合时,便速行出击,此即所谓“……合即出'这里 的“引”字有两个含义,一是因势利导使之落空,一是故露 破绽引他冒进,“不丢”是不脱离对方的手,“不顶”是不抵 抗对方的手,但不丢不顶并非任人摆布,须知攻击在人,应 敌在我,我能随敌缓急从容应付,不失重心,且能处于顺势, 这里包含着沾连粘隨四种劲法,沾连是属于不丢的,粘随是 属于不顶的,就是说:对方进攻,我用粘随,对方走退,我 用沾连,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不论是走是粘,寸寸节节都 得找劲,不可轻易故过所以练推手宜慢,不宜快,慢才能 手手认真听劲。凡找劲、听劲都必须有腰腿功夫的配合,而 且都须逼近,才能切实,不可远,远则无效。这呰都是推手 必须遵循的原则0干万不可只求一时的取胜,抓扯拨拉,糊顶
乱撞,是绝对练不好推手的。如《十三势歌》臼:“……若不 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望学者能认真对待,虚心领 会,才能有所悟解。
浏览5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