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拳种百科全书


十六、洪家拳 |中国武术拳种百科全书





南拳拳种之一。俗称洪拳,系清代



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 术。洪门相传创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另传 起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 创立的“金台山”,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璋年 号“洪武”的“洪”字立门,故称洪门。推行与从 事洪拳练习,以倡武艺为名,发展组织,宣 传反清复明思想。洪拳,相传已有300多年的 发展历史,在广东流行甚广,是广东“洪、刘、 蔡、李、莫”五大拳之旨。其流传区域亦广,如 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山西等地,在香港、澳 门、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 地区也颇有影响。



洪拳的拳械套路多而杂,其主要徒手套 路有:龙拳、虎拳、豹拳、狮拳、象拳、马拳、猴 拳、鹤拳、蛇拳、彪拳、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 形拳、铁线拳、洪门拳、育龙手、武松手、白虎 捶、子午捶、大洪捶等。主要器械套路有:单头 棍、双头棍、铁包金棍、七点半棍、十点半棍、 八卦棍、二十四枪头棍、海底藏针棍、十七连 枪棍、十八连棍、平西棍、飞龙棍、桥梁棍、中 栏棍、洪家伏虎凳、青龙刀、洪家二龙刀、大斩 四门刀、关刀、大刀、双龙拐、洪家双刀、雪花 盖顶双刀等。主要对练套路有:十二连拳、六 合棍对练、棒对练、棒对凳等。



该拳要求身正步稳,下盘沉实。手型有 拳、掌、指、爪、勾、鹤顶手等。手法中有沉桥、 圈桥、封桥、冲拳、插掌等。步型以四平马为 主,还有三角马、子午马,吊马和麒麟步等。身 型要求含胸、立腰、收腹、敛臀、沉肩、垂肘、沉 桥坐步。发力时要求蹬腿、扣膝、合胯、转腰, 先蓄后发,猛力出击。有时还因势发声,以声 助威。



洪拳是以龙、虎、狮、豹、蛇、鹤、象、马、 猴、虎的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 成。有单形拳术,如龙拳、虎拳等;亦有混合形 拳术,如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形拳等。其风 格特点是:手法丰富,腿法较少,步稳势烈,硬 桥硬马,刚劲有力,以气催力,以声助威。湖北 洪门拳劲刚势猛,故有“洪门一头牛,打死不



回头”之说。四川洪门拳还有南北两派之分。 南派要求形、意、气、力、声的高度统一,主张 以力服人,以威取胜,硬打直上,劲透过身,刚 劲有力;北派拳势舒展,招式清晰,四平大马, 扁侧进击,闪展灵活,发劲含蓄,拳势威猛,刚 劲有力。 (朱瑞琪董德强)





浏览1,7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