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兵器,武术器械之一。主要盛行于明
代。形似三股叉,上有利刃,称“正峰”,长50厘 米,横有月牙,牙朝上,下均有一定间隔的利 刃。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柄,柄长约2?2.3 米,尾端有三棱铁钻叫锷。在《古今图书集 成?经济汇编戌政典。杂器械部》中就记载有 镋。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抄本)载:“镋 名何谓镋,四方八面当,一言说不尽,横竖迎面 闯,埋势紧伏底,抡土迷眼光,何用千般巧,真 乃是神方。”此械可用于击刺、架格。因长且沉 重,为长兵中之重器械,使用者必须力大身 高。镋的种类很多,如:凤翅镋、雁翅镋、牛头 镋、龙须镋、夜战镋、镏金镋、齿 翼月牙镋等。镋头装在长木柄 上,使用时两手前后握持,并有 交替换把。镋没有舞花,主要突 出大转。其主要击法为:拍、榧、
拿、滑、压、横、挑、扎八字用法。
套路中多采用“扎捻势”、“中平 势”、“骑龙势”、“架上势”、“闸下 势”等基本姿势。其代表性套路 有“镏金镋”、“燕尾翅”等。
(刘玉萍)
浏览5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