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第2辑


一、青城武术的历史渊源|中国功夫第2辑





仙道贵生习武强身是其性命双修的修炼方式之一。



青城派武术与道家修炼的外活四体内活经络修命强身的动功有关且汲取了佛门及各派武术的精华形成海内外公认的门派。武谚云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宏佛法探本上青城。青城武术与少林、武当、峨眉诸派在我国武林相互促进并驾齐驱。



东汉时期张天师在青城结芦传道佩雌雄二剑以行明威之法劈三岛石



开掷笔槽降伏八部鬼怪、六部魔王展示武功实力创立五斗米教。晋初著名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率部据青城依山堡垒支持李雄、李特建立了成汉政权。



自汉唐以来青城武术传说中出现了日行千里、幻影分身的李阿、李意期罗公远易学奇人谯定、刘无名剑术大师洪崖真人。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避乱幸蜀游青城就有青城派武术高手杨通幽、徐佐卿化鹤飞行的龙跷飞腾术记载。北宋王小波、李顺在青城聚义明末清初兵连祸结失意官军、民间武师啸聚青城。



清代中叶转战南北的名将、一等昭勇侯、太子太傅衔杨遇春幼年在青城山习武结发从戎经历大小数百次战斗未曾受毫发之伤被誉为福将。其子杨国祯亦习此术因战功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死后葬在青城天国山。在清朝灌县志记载有武进士11人、武举人126人还出现全国武科榜眼王万寿。



民国灌县志记载的从军得实禄者连长以上有173民国四川武谚云郸县出打手灌县出教官。青城派高手多从军报国参加抗日战争。



陈琳原系清末武举曾任西康军标统骁勇善战驰誉川湘后来解散兵马上青城山做了紫阳长老培养出当年台儿庄战役威震敌胆的黔军140师大刀队教官、青城派武术传人余国雄。余国雄在抗战中身负重伤后回家乡泸州疗养伤愈后教武行医。余国雄在医术上造诣很高著有临床正骨手册等书被泸州市政府授予名老中医称号并任泸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泸州市政协委员。如今的青城派掌门刘绥滨就是余国雄的亲传弟子。



1989年四川省体委武术遗产挖掘小组就在四川武术大全中明确列出青城派一章代表人物为周烈光、陈生一、余国雄。1991年,余国雄作为中国武术协会唯一确定青城派的代表人物载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



2001年青城太极载入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太极拳大百科。2003年青城武术在四川68个武术流派中率先载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2008年青城武术进入了中国武术最高级别的中华武藏。2008年7月青城武术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城山天师洞有秘抄本玄门太极长生功(原题青城派李道人传述)这是道家动静双修的上乘功法张至益大师等曾在青城山练过此功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重养生轻技击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青城武术也在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发展创新。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青城太极拳将青城武术与道教养生术结合因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备受习练者喜爱。在都江堰市开展了青城太极全民健身运动



并引发成都市太极蓉城全民健身活动。








浏览69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