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手拳


一、图 3-17闪步|鹰手拳

















图 3-17



右(左)脚向前外侧上 步成为前脚,左(右)脚即 顺右(左)脚方向闪移。 (图 3-17)



6. 刺腿(嗤腿)



左(右)脚内扣,脚尖 擦地向前滑出,右(左)脚 下蹲成仆步。(图3-18)



^ 8.前掏步(亦称前插步、前盖步、前偷步)



手 左(右)脚经右(左)脚前方横跨一步,两腿交叉,右



^ (左)脚再随之横跨一步。(图3-19)










9. 后掏步(亦称后插 步、后盖步、后偷步)



右(左)脚经左(右) 脚后方横跨一步,其余同前 掏步。(图略)



10. 挖行步



两腿微屈,脚掌用力, 向后下方蹬挖,借蹬力向前 行走。行走要平稳,步幅均 匀,重心不得起伏,不可跳 跃。(图 3-20、图 3-21、 图 3-22)









图 3-21



图 3-23一脚提起,一脚蹬地前 跳落地。















图 3-23



12. 跳步



以跳跃形式向前进步。



13. 震步(踏步)



一脚提起向地面踩踏, 另一脚向則进半步。



鹰 14.击步



手 右(左)脚向前击碰左(右)脚,左(右)脚随之上一步



私 (本派击步要求不能腾空,只能擦地前进)。(图3-23、图3-



图 3-24 图 3-2524、图 3-25)
















图 3-24 图 3-25



右(左)脚随左(右)脚跟进半步或一步,或右(左)脚 进一步,左(右)脚随前进的右(左)脚进半步。



弟一"P 争



五指屈卷握拢谓之拳。



拳活多变,拳疾如电。独拳发力而力孤,拳与身相合发力 而力雄。拳与步合,可成摧枯拉朽之势。拳之奇正,可演绎出 千变万化、神奇莫测之拳法。故拳为技击之首要。拳因腕而不 稳,拳因无功力而脆弱。拳功可补其弱,稳其势。



凡我身体任何部位,能击中敌方者,均可称之拳。



广义的拳,如两足、两膝、两肘、两胯、两手、两肩、 左右背及头,共计十五拳。狭义的拳,指手的五指握拢成为 一个整体,称之为拳,一般所称的“拳”即为此拳。两肋之 下的腰部称为“拳位”。因一般练拳时,发拳多由此出,故称 拳位。





浏览50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