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骗驻盗防暴与防身自卫活动


八、防暴成校园安全教育主题|学校防骗驻盗防暴与防身自卫活动





随着全国一系列校园侵入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校园安保工作不断升级。家长、老师、警察正携手拉起一张保护孩子的安全网。而身处网中央的年幼孩子则在一个已经像保险箱般坚固的学校里学习着重要一课一旦有歹徒入侵最勇敢的行为不是反抗而是胜利大逃亡。



比起人防、技防让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学会逃生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或许是提升校园安全指数的又一治本之举。只是防暴课程在教学上难度不小。



2010年5月上旬上海市长宁区淞虹路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级里安静有序的课堂突然被一名歹徒打乱。



手持一把菜刀一名年轻男子推开教室门迈步走向正站在讲台前上课的班主任蔡老师。而与歹徒对峙的蔡老师抗争行为仅停留于打太极拳般的比划这是一场学校安排的防暴演习。



由于没有事先告知学生骚乱还是发生了。不明就里的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应激反应有的发出尖叫声有的钻到课桌下还有的学生冲出教室一路飞跑



有的一直跑到学校的操场中央才敢喘口气。一个名叫小远的小胖墩眼见着歹徒要伤害自己的老师径直冲上去一把抱住了歹徒的大腿。



发现小远誓死抵抗两三个本来已经从教室后门逃跑的男同学也重新折回教室给小胖墩以最后支援有个小男孩一把抓起课桌上的铅笔盒向持刀的歹徒扔去然后一溜烟地跑开了。



在很多班级开展防暴演习时都会出现几个像小远这样的小朋友。邱佳耀是演习中歹徒的扮演者。他的真正身份是上海长宁区新泾镇派出所民警、淞虹路小学的校外辅导员。针对眼下校园屡遭暴力侵犯的情况邱佳耀接到上级指令要通过防暴培训让学校师生们掌握应对突发校园暴力事件的要领。那些在演习中表现勇敢的孩子就是他要重点辅导的对象。一旦遇到险情孩子与歹徒抗争或者留守教室的行为都是很危险的。



除了小学幼儿园也被列入校园防暴安全教育须覆盖的范围之内。孩子更小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顾虑的情况更多教学也就更难。



有一次上安全教育课歹徒冲进教室时孩子们没什么反应。可当穿着制服的警察冲进来时有的孩子却哇哇大哭起来。因为很多父母平时教育小孩时都会说再不听话就要被警察叔叔抓走。这回警察叔叔真的来了!一位幼儿园老师至今仍然记得发生在课堂上的一幕。



一道道有形的、无形的安全保护墙正以从未有过的速度从幼儿园一路铺设至小学。适时推进的校园防暴安全培训只是整个校园安保系统中的冰山一角。



4月下旬以来接送5岁的女儿末末去幼儿园李女士明显感到幼儿园的门卫制度严多了。往常幼儿园的边门总是虚掩着要是接孩子去早了不少家长还能扎堆在传达室和保安攀谈几句。而现在幼儿园由铁将军把门大门紧闭不说边门上也挂了一把醒目的大锁。



校园里的隐形围墙也在悄悄加固学校保安的装备多了警棍和防割手套校园的一些角落增加了摄像头早晨在校门口值勤的护校老师数量翻了一倍。学校走廊上戴着红袖章的老师巡逻得更勤了。有些学校还规定护校巡逻的工作有一定危险性必须由男老师来担任这让一些原本就男老师稀缺的小学



不得不到附近的中学引进外援。



学校之外一支支护校大军也在迅速集结。在杨浦和闵行等区每一所幼儿园和小学都配备了护校民警在上、下学高峰时段站岗。在黄浦区教育局和黄浦警方已经商定继续扩大校园的安保力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0名保安同时组织一批社区的平安志愿者在上学和放学时段值守校门。



家长们也开始积极行动自发加入到保护孩子的护校队伍中。中原路小学和开鲁路幼儿园分别成立了由20多位家长组成的护校队每天4人轮流上岗。而杨浦区的一些大学也向大学生们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到大学附近的小学和幼儿园站岗当民警的眼线协助民警开展工作。



遇到紧急突发情况见义勇为并不是正确的应对之法年幼的孩子正被灌以不同于上几代人的全新理念。



随着防暴成为近期校园安全教育的主题尚在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一次提升生存技能的契机。



过去我们总是提倡见义勇为宣传好少年为挽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英雄故事但眼下的安全教育要教会学生的是见智勇为。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说进驻幼儿园和小学的防暴安全课程不仅是形势所迫而且也是一种必须它有助于孩子们懂得生命的可贵理解真正的勇敢。



在北新泾第三幼儿园正在操场上做游戏的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被引入一场安全演习之中一名拿着长棍的蒙面歹徒翻过围墙悄悄靠近。发现险情后一名老师立刻张开双臂呼唤孩子们向自己靠拢然后一路小跑进教室锁紧房门。遇到险情必须向老师靠拢听老师指挥。园长李伊雯说这就是幼儿园孩子在经过训练后必须掌握的生存本领。



而到了小学同样是上安全教育课教学要求就明显提高了一个梯度。在淞虹路小学的课堂上针对防暴演习中孩子表现出的不同举止和反应邱佳耀一一解析歹徒走向老师同学应该如何反应?蛮干并不是勇敢的表现最勇敢的同学应该临危不乱不仅要自己安全撤离教室还要向隔壁班的老师通风报信让老师处理危急情况也要让隔壁班的同学有时间撤离。



校园中看到的是保安挥舞着钢叉接受的是不许和陌生人说话的教育人们在稍感放心的同时也不禁担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能养成健康阳光的心理与品格吗?



不准和陌生人讲话不许让陌生人靠近不能跟陌生人去任何地方。打从女儿末末记事起三不原则就成了李女士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核心。



课堂上很多孩子同样接受着远离陌生人的教育。我们的小朋友都很有安全防范意识只有自己父母来接孩子才会走换成是别人比如自己好朋友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一概不会跟着走。沪上一位幼儿园园长对近期强化安全培训的教学成果感到很满意。



然而在杨雄看来这类隔离险情的安全教育并非没有问题。儿童长期接受这种教育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对他人的疏离、怀疑这不利于儿童性格的养成也不利于营造文明、友善的社会大环境。但杨雄也坦率承认让孩子远离陌生人这是一种基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的时代背景下的无奈的教育。



儿子在操场看到保安挥舞钢叉回家后讲得眉飞色舞还说长大了也要拿起钢叉打坏人。眼下校园由警察站岗保安会舞叉弄棒安全措施下部分家长感到一丝隐忧这是否会引发孩子的暴力倾向?有家长建议学校安保工程可否尽量褪去崇武成分。



建立校园安保措施的长效机制要推进人防、群防、技防的三结合。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由信息技术发展而造就的新式技防设备已投入运用不仅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能通过摄像头予以监控而且一些学生使用的电子书包也配有报警呼救系统。



而在日本、台湾等地由志愿者们组成的妈妈护校队正成为一支重要的安保力量。杨雄建议考虑到警力有限民警守护学校终不是长久之计今后不妨让活跃在社区的志愿者发挥维稳作用配以商业保安驻校和民警巡逻由此可以在学校周边形成一张群防大网提高校园的安保系数。





浏览4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