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棍出自南阳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在清道光年间南阳府邓州穰东清真寺水观澜阿匍,先后聘请了河南开封八大枪师之一的唐大用、洛阳心意六合拳第三代传人马梅虎之高徒刘万义、心意六合拳传人张志诚之高足李祯三人来家中传艺水观澜及其二子水腾龙(武秀才)、水应龙(武庠生)以及中原第一枪唐万义和马步衢(山东济南临青卫正堂掌印守备后升署都司之职武状元马殿甲之子)皆从三位明师学习武艺。
唐大用回族河南朱仙镇人。约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左右同治末年归真。八大英雄之一。平生兼精各技尤以枪法闻名。其枪宗周侗、岳飞以及晚近名家而又独标一帜号唐家枪。幼年时扶枪驰骋齐、鲁、燕、赵间所向无敌武场中闻唐枪之名均退避三舍。大师晚年设场于穰东镇以授徒为生活。水公观澜为唐师之得意弟子大师亦谓传之得人。水观澜迎之家中奉养终年。大师子万义、孙九洲均能继其诸技。
唐万义祖籍开封朱仙镇。约生于嘉庆初年(1797年)归真于民国三年(1913年)享寿116岁。自幼随父即河南八大枪手之一的唐大用习家传唐氏六合枪法。道光二十年(1840年)随父唐大用迁邓州穰东镇同事南阳系心意拳明师李祯先生、洛阳心意拳明师刘万义先生在邓州穰东清真寺习艺尽承诸位明师之衣钵。功夫精深大枪之技艺尤为出神入化有中原第一枪之谓。
唐万义先生艺成后以传徒、保镖为生。所传知名弟子很多有方城李太春南阳县安拳乡太清观人王钟寺南阳石桥镇人刘二教师、刘三教师、周得文、王子范南阳田店人王振铎南阳黄台岗乡陈寨村人陈世卿邓州海玉水、马风贵、马黑子、马武源、曾飞鹏(光绪二十四年武进士)、海殿榜(同治元年壬戌武进士)、马永发、马建顺、马子万、马建功(咸丰元年辛亥武举)、马振武(历升至副将加总兵衔赏黄马褂充开字营统领代理大名总兵封咸威将军)穰东人李光顺、李修成、闻青魁邓州市张村人陈大博、陈大忠、陈大计河南镇平县礼拜寺人答佐栋镇平县柴庄人姬老实镇平县晁陂镇甲李人姬朝祯阿匍与姬占标、姬占榜、姬占清、姬占勇、姬占德、姬占刚、姬占锋兄弟七人及其子唐九洲等。唐万义先生与其父唐大用之威名远扬于鄂、豫一带事迹颇多。
唐九洲唐万义之子。约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民国元年(1912年)归真终年55岁。自幼随父万义习家传三十六枪及心意六合拳武艺高强枪法出众有一杆枪名扬九洲之称谓。曾与水应龙为结义兄弟又有八府九州之称。但其在清代武场中屡考不中后来参加王振铎(外号王八老虎)组织的义勇军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义勇军起义失败王振铎被南阳总镇谢宝胜所杀唐九洲被清政府追捕逃难于湖北襄樊躲避。民国元年(1912年)在石桥为了保王家一友被清兵围在石桥家中被捕就义葬于镇平县晁陂镇甲李村。
唐万义丧子后患病去镇平水家养病次年(民国2年)归真。唐家与水家关系密切武艺源流一致传播最广是早期南阳系心意六合拳的主要构成部分南阳心意拳的代表。后来的湖北心意拳、上海纪晋山先生一脉均源于唐万义先生一脉。
李祯回族河南郑县三郎庙人。约生于清乾隆末年(1793年)归真于同治末年(1878年)享寿85岁。为南阳张志诚阿匍弟子得张志诚阿匍心意六合拳真传李公以驮帮运皮货为生每日与骡马为伍马前行李公则以鸡行步追之又以鸡行步后退,反复往来故腿下功夫无比深厚人称鸡腿先生。曾于1866年两次到水家传授武艺至1876年离去又过数年后归真。下传弟子有郑县同乡张聚、白先师山西戴龙邦及其二子大闾、二闾等,襄县姚任山邓州穰东清真寺阿匍水观澜及其子水腾龙、水应龙,以及唐万义和马步衢等。
刘万义回族洛阳塔湾村人。约生于清嘉庆年间近代之武学巨擘洛阳心意拳第三代传人马梅虎宗师得意弟子之一(刘万义、马梦乐、权天才)。与师弟马梦乐先生关系最密皆身负心意六合绝技功力深厚。曾传艺至郑州、南阳地区。刘师身体瘦小、貌不惊人无世间赳赳武夫之态。虽精于技击威名驰誉中原但初见之时众皆不以为然常被轻视之。刘师年少时曾因家贫独自一人劫镖引出马梅虎宗师施绝技、腾身擒飞鸟而惊走较技镖师°刘师曾步行百里为表弟出面技惩恶霸°后受邓州穰东清真寺水观澜阿匍邀请至水家传授武艺。传人有水观澜及其子水腾龙、水应龙、中原第一枪唐万义、武状元马殿甲之子马步衢等0
水观澜约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归真。水家在明末清初从陕西渭南县凉天坡迁来世居镇平县水家沟村至水观澜已历七世。水公和豫省名师来往甚密,访拜各地学技卓越者有李祯、刘万义、枪师唐大用。观澜公积善好施不吝钱财见贫寒脱衣以济有疾病迎至家中施药施饭至愈方休故家产十之八九施散于人。水应龙在自述书中说余父慷慨乐善好施尤为世所罕见其二子水腾龙、水应龙均在武学中造诣很高为同辈中的佼佼者。
水腾龙字少波。约生于清道光年间民国年间归真。武场中以武痒生名列前茅且技击功夫出众°与捻军大战时用唐氏六合枪中之里花里摆里花外摆把首领之枪左右横扫更以鲤鱼叠脊之技把敌首之枪击落。
民国初年受聘于孟县桑坡清真寺任阿匍。水应龙在七十二自遇中写道先兄少波医术虽逊于余武则不分伯仲°当入痒时县试定案首试院拔第一
其技击之功较余尤深而经则专力致之,至于心仁骨傲胸襟磊落又带先父之遗风焉
水应龙约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终年88岁。镇平县柳泉铺水沟村人字灵甫别名八府。同治年间水应龙10岁时开始习武与唐万义之子唐九洲是结拜兄弟有八府九洲之称。亦是为了高名标榜用名八府九洲以看高低。为此水应龙专心精武最终夺得武痒生桂冠。而九洲屡试不第后铤而走险终被清军处死牢笼°水应龙晚年回忆之尚且唏嘘不已。
水氏有家传四训即诵我教之经练强身之武读儒道之书习救人之医。水应龙随父学医遵守四训其自述书中写道四事相传世袭勿替对于经虽未能窥其堂奥然我教之种种条款无不略识门径。对于书虽未知深于造诣然儒道之一切过目无不摄要遵行。对于武虽未能拔山扛鼎然于弓、马,能以院首跃进武痒府试宛郡五百斤之石鼓举不动色应试汴恒三百石之硬弓折为两断未能中也是由命焉非人力所能强也。与技击之刀枪拳棒纵未能捷如轻猿迅若飞隼与侪辈相交未当落后。至于医术尤称三折肱也。伏思医通神道关系繁重有燮理阴阳之责济世寿民之勋权操生死品捋良相非有胞与之量不能推行尽致非下刻苦之功难期臻于上乘。余既从事于斯岂可甘任庸流窃居虚名以刀圭作钩财之饵以人命为儿戏之具乎水应龙清末时来南阳行医开药店化育堂遂定居南阳。
在水普慈老师的回忆录上写道祖父常说在儒学上没受明师所教不会咬文嚼字有一次(水普慈)老师让其祖父在他的纸扇上画画题字其祖父用笔画墨兰一株题诗曰一株幽兰用笔栽不经风雨四时开年年翠绿不凋零可惜无香蝶不来(以上根据马雷石老师整理的资料水普慈先生问忆录辅阳市民族宗教志改编整理)
水氏心意六合拳的传人水普慈先生毕业于河南省师范专科学校曾担任过小学教师、校长。解放前在天主堂办之西满女中任教新中国成立后被分配在南阳中学任教文革后调入南阳市第五中学和南阳市教育局编写辅阳教育志和地方史志。曾荣获南阳市修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水普慈先生是位文武双全的心意前辈师承其祖父水应龙先生。
老年时传艺于南阳市武协副主席、邓州市武协主席、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邓州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马雷石老师(主任医师)。
水普慈先生生于1920年归真于2005年9月9日享寿86岁葬邵沟村。笔者与心意六合拳学者李昌先生、马雷石老师参加了水老的百日立碑仪式。本书所演练的五郎棍(又名十三把)就出自水氏家传的心意拳体系经马雷石老师传播后已在多地普及。
马步衢回族生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归真。是辛未科武状元马殿甲(据说为张志诚阿匍的弟子)之子将门虎子。从李祯、刘万义、唐大用三位大师学习武艺。曾与水观澜父子一起打过捻军。因为拒绝与南阳知府合作卖官搞创收的事宜被南阳知府陷害最后凭智勇扳倒了当时的南阳知府。
浏览7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