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与神的关系——固形得神。有人认为“形似不如神似”。 我们认为,先有形似再有神似。如没有形似,哪里来的神似 呢?如没有形似,哪里来的合道学之说的炼精化气?如没有炼 精化气之功,哪里来的丹田气足呢?丹田气不足,哪里来的合 道之说的炼气化神呢?就像火车,总要一站挨一站地走,决不 可能跳过一站再走。所以说神似是对的,但必须由形似才可练 至神似,由神似最终才能练至形神合一。“得其神而忘其形”, 此言差矣。如真练至入化境,也应是“得其神而固其形”才 对。例如车师祖的那个小故事,开玩笑的朋友用脚踢来时,车 相决不可能是身形一起把友人崩倒于地。应该把身形一起改成 “坐胯抱丹”,由此证明是固其形。使丹田气由内而向前后左右 下爆发,方有抖擞之威,才可能把开玩笑的人崩倒于地。此爆 发力爆发于前后左右下,气力就无上行的原因,是因为车师祖 通过沉肩坠肘、含胸、坐胯等等内家拳形体变化,使内在丹田 气不散,稳固下盘形成的,练至“形神合一”境界,形体随机 应变,无意之中坐胯抱丹,把开玩笑的人崩倒,这才叫做无拳 之中是真拳,所以说应该是固其形,而不是忘其形。
有人说练拳学习的过程与写字是相同的,这种观点是对 的,但并不全面。如写字的规矩是先写楷书而后再写行书乃至 草书。书法练到这种神化境界,与楷书则大不相同。楷书的笔 画是顺直横平钩点撤捺,处处分明,到行书则随便自由。到草 书,它的笔画那就不能提了,歪斜不正,撇点捺有时不分而应 用,有的草书字根本就没有了那个楷书字的字样。如按练拳,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如郭师祖谈的三步功,第一步 功练的是明劲,脚下有声音;第二步功,脚下不发声,是练的 暗劲;第三步功练的是化劲。总之,就是人力与用意上有分 别,惟形式(即形体)规矩似前两种不能改。形体不能改的原 因是我们练拳和平常干活及行动全是用的经脉之气。
(四)运气论
形意拳运气论——以形引气。
形意拳拳法的练气与养生气功练气的种类和气的运行方法 不同。
养生气功与武术气功所练之气大概有3种,即混元气、丹 田气和经脉气。在具体练功过程中,根据3种气,有对应的练 气方法,即练混元气,是用意念导引,使人体内气外放与外气 内收的行气法,目前流行于社会的多是此类气功。练丹田气, 是利用呼吸催动下丹田发热,谓“起火”。练到一定的火侯, 再与意念结合,把气领入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以通周天而用 的以意领气法。练经脉气,“内经”谓之真气,是通过形体运 动引动的气法。武术的内外两家全是以形体来引动经脉之气进 行修炼的。“神注庄中,气随庄动”这两句术语,是祖师们在 长期练功实践中,总结出的真言秘诀。其意是指在初步练功 时,精神意念要贯注在正确的形体上,经脉之气则随形体而 动,这种引气法就叫做“以形引气”。
经脉之气随形体而动的基础是正确的练拳形体。特别是在 动态的行拳过程中,注意规矩不能丢,否则丹田气就会乱。如 形意拳的盘根步,其呼吸似有似无,就是身轻如羽,其步法再 快也是保持抱着丹田合而不散,不失其中练拳的规矩,不能失 本形,更不能前扑后仰,头动尾撅,形体歪斜。气是随形动, 身形一乱失其规矩,丹田气则散。这不同于写草书,它的字 体、笔画不端,甚至有的配合歪斜还是很美观的。练拳则不 然,永远是要骨正筋舒的。所以说练拳至化境与书法不全是一 统并论的、如人写文章,写的是一层功夫一层眼力,不彻底明 了之处不可乱写。
通过长期的形意拳练习,能将经脉的真气凝聚于下丹田。 丹田气足则可通畅于任督二脉,运行于全身,使习练者气机充 实,精神贯注,两腿有力,下盘稳固,为今后形意拳实战应用 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能调节人体机能,祛病延年,增 慧益智,陶冶情操。
(五)丹田论
刘文华先师讲:“丹田者,阳元之本气,力之府也,欲精 技艺必健丹田,欲健丹田尤必先练技艺,二者固互为因果者 也疽
练习形意拳要时时刻刻使丹田气充盈(丹田指以脐下一寸 三分为圆心的区域),合而不流。这是提高拳艺的真诀,长期 以来只有真传弟子,靠老师口授身授才能得到,几乎没有文字 记录传播,使人们只听其说,不知道练习方法。这里我们根据 前辈口传加以两述,所谓“欲精技艺必先健丹田者”,是指通 过正确的形体运动,引导经脉之气会聚下丹田,同时,反过来 由于丹田气足而力足,使五拳十二形内劲充足,不空有架势, 内外合一O
如何练习丹田气呢? 一在于聚,二在于运。“聚”的方法 是做到“八要”,即要求“一内要提,二三心要并,三三意要 连,四五行要顺,五四稍要齐,六心要暇,七三尖要对,八眼 要毒”,还要“先去其隔膜如心肝脾肺肾之五关,层层透过, 一无阻拦气 按此要求久练后,可以使气全会于丹田,这是第 一步。
有了丹田气不等于会用,接着要“运其方法是将会于 丹田的气力,由背骨往上回住于胸间,充于腹,盈于脏,凝于 两肋,冲于脑顶。这样将气运通周身,实际遇到应敌攻击时, 因敌变化而变,做到“架势之变而气力随之即到,倏忽之间千 变万化”,于无意之中现真意。
总之,要在平日勤练技艺,按规矩聚而运之,才可以进入 武道。
浏览7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