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


二、形意拳练习的基本要求|形意拳





形意拳是一种体用合一的拳术。它朴实无华,动作简练



基本没有少林拳那种腾空跳跃、地蹢旋子之类的动作这就 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形意拳比较好练。实际上,形 意拳讲究内外合一,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高度协调,是 一种并非轻易就能掌握的拳术。唯有经过刻苦的练习,并领 悟它的基本技法,才有可能练好形意拳,也才谈得上进一步 在实战散打中应用形意拳。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练习形意 拳时所必须切实掌握的基本技法。



1.沉肩垂肘



形意拳无论是站桩(三体势)还是练单势或套路,都讲 究肩关节的向下松沉,同时肩膀微微向前扣抱。这样,不但 能够促使上肢的舒展,实际上增长了手臂(交手实战,手臂 长的意义十分明显),而且还可以使上肢的关节肌肉产生一 种凝聚力量,便于打出形意拳注重的那种爆发劲。



形意拳的击拳劈掌,一般不允许手臂完全伸直。这就 是我们讲的垂(坠)肘。两肘下垂,既可増强两臂发力的吞 之势,又可以在防守时紧护两肋。在形意拳的练习中,沉 与垂肘是一个动作《 垂而后肩方能沉,肩沉后又为肘垂 提供了前提。



2.含胸拔背



“脊背要圆,其力催身”,“前胸要圆,两肘力全”。 捅(圆)胸和拔(紧)背是相互关联的。做到了拔背,胸也 就自然地呈现纵向与横向两个圆弧。涵胸拔背要适度,做得 妥当适度,則利于接通任、督二脉,两肘力全,呼吸畅通, 缠裹收放,攻守皆宜。作得过分则不仅容易形成驼背,而且 会使肺部受到挤压而妨碍气流畅通,大大影响形意拳以气催 力的内劲。



3.顶头竖项



头为三阳之会,头上顶则“有冲天之雄劲”。头顶与项竖 (挺)有联珠之妙。唯颈项竖挺,头部方得正直,精气才能 贯顶,为头顶创造基本条件。头顶项竖,则壮面凝神,勾通 任督二脉运行的气路。故形意拳操练时,不论动作如何起落 钻翻,头部都始终要保持一种向上的顶劲。当然,讲究顶头 竖项,应该是注重练就一种亩然挺竖中含畜着适度的顶劲。 那种过分的顶挺之力会导致颈项僵硬,不合乎形意拳的练习 法则。



4.舌抵齿叩



舌在“四梢”之中,属于肉之末梢。“舌向_匕抵,有呀 狮吞象之容。”舌抵上顎,不仅有助于催发劲力,而且对增 加口中津液的分泌有很大的作用。津液增多除了可以解除练 拳中口干舌燥之苦,更能起到帮助消化溶解食物的功用。牙 在“四梢”之中属于骨梢。牙齿上下叩住,则“筋骨紧缩” 精神振奋。形意拳在平时操练中,上下牙齿要求轻轻扣合, 不可咬得过紧,而在骤发劲力的一刹那间,却又咬得紧而又 紧,即所谓“有勇在骨,切齿则发”。



5.腕曲掌撑



古《拳谱》云:“手腕要曲,曲如半月,则力凑”。在 形意拳的练习中,腕飭的作用主要在于聚集劲气于“神门 穴”,增大腕部关节的支撑力量。曲腕总是同撑(塌)掌同时 进行的。形意拳的出掌多数是腕部向下曲屈塌沉,掌心向着 前上方,五指微分,血贯指梢(手指在“四梢”中谓之筋 梢)。同时食指向上挑,拇指向外撑,手背要微扣,使虎口形 成半圆。虎口一圆(即掌向外顶撑开),则“气力到手,有推 山之力”。



6.塌腰正脊



形意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沉塌、挺拔。“一身之劲在于 腰”,如果没有腰力的凭借,出拳必然无力。崾和脊椎厍然. 一体,塌腰和正脊也是一组完整协调的动作。形意拳操练时 一定要注意脊椎的中正挺拔,腰部的沉垂塌劲,从而发挥腰 的“力达四梢,气鼓全身”的主宰作用古拳谱云:“前術 后仰,其势不劲;左偏右倚,皆身之病”。这就是说,不管 拳势如何跌宕变化,伸缩转折,脊椎都不能歪斜不正,否跡 整个动作就不免失去中心。练习形意拳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7.敛臀提肛



形意拳练习时,臀部须有意识地向里收敛,肛部荽有意: 识地向里收敛,肛部要有意识地向上收提。敛臀主姿是蓄 劲。形意拳发放劲力时,先要畜气储力,后须借龟尾发出转 抖,遂足以在刹那间爆发出全身刚脆而猛烈的劲力。肛门又 称谷道,提撮谷道,有助于气升督脉,精气注脑,精神百倍。 敛臀提肛的方式是有意将肛门的括约肌微微收缩向上提起, 以控制臀部的撅起,确保尾闾的中正,促进胸腹的内涵,达 到稳固根基、丹田抱气的锻炼目的9



8.合胯赛膝



形意拳对胯的要求是,初学者先注意松胯,而后再练缩 胯,最终掌握合胯。合胯能促使左右胯骨与尾骨的收敛,自 然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聚合体,凝成三点合一的整劲。形意拳 对膝的要求是在膝关节放松的同时,要向里微裹(扣),不 能向外撇。合胯和裹膝要密切配合,要以胯推膝,以膝催足 从而动步敏捷、进退稳健。



9.指趾扣抓



形意拳在练习时有一个颇不同于其它拳术的特点,就是 手掌出后手指注意扣手,经筋合一,指劲诚实,曲中求直,气 (血)贯指梢,以增大劲力。古拳谱云指欲透骨力推山”, 长期练习手指会如鹰抓物,可以臻至“虎威鹰猛,以爪为锋, 爪之所到,皆可奏功”的境地。脚趾弓抓地,和手指扣抓上 下呼应。脚五趾下抓的劲是足下踏、下踩时劲的衍伸。抓一 定要抓得紧,要有人地三分之意,犹若抓踏毒物毫不放松。



10.三尖相对



三尖系指鼻尖、手尖、足尖。形意拳的练习要求三尖对 准,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中,并同发力方向一致。在实战发力攻 击对方时,总是求得一种能将对方击出而自身却稳如泰山的 理想结果。从现代力学观点来分析,当我击中对方时,自身的 重力、后足蹬地之反作用力与来自对方被击中点的反弹撞力, 三者的矢量唯有形成一平衡力系,自身才能稳固。而三力平銜 的必要条件是共同作用于同一平面内且交汇于一点,只有三 尖相对才能达到上述三力之平衡。因此,练习形意拳不论是 站桩还是走势,乃至临敌交手,都要充分注意三尖的相对。



11.内外六合



形意拳形意合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在练习应用时,内: 外六合的重要性。六合是指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之内在 的三合;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之外形的三合。所谓心与 意合,就是大脑思维与眼神、精神的下意识配合。意与气合 讲的是以意领气,气随意行。气与力合则为内意、内气、内 劲与外意、外气、外力体用合一。手与足合指的是手足四肢 不仅从外形上要配合一致,更重要的是在劲力上也要相合完 整。肘与膝合不仅要求左肘与左膝、右肘与右膝之间相合默 契,而且还要有左肘与右膝、右肘与左膝,以及两肘两膝之 间的协调配合。肩与胯合强调肩胯之间的多种契合,以稳固 根基,协调周身。练习形意拳时,务必要注意拳法的整体意.



识,全面而灵活地运用六合法则,切莫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实战运用时,更是要懂得灵活多变的道理,而不能墨守成规



被定势路所限。



12.气沉丹田



形意攀讲究形葸合一,以气催力,因此在练习时应当注 意气的运用和蓄放。练习形意拳(包括站桩和练势,以站桩 为主)有一年左右的时间(须按照上述的正确要领进行操 练),丹田便有气感,腹部也会日渐充实起来。当然,也可以 在练习形意拳时伴以专门的内功练习,以便较快地在体内形 成真(内)气。形意拳开始练习时,总要站桩(一般为三体 势)。站桩时除去按上述要领调整好动作外,还应尽可能地 做到心神安定,身放松,进入一种不思不想的静态。经过 一段时间的锻炼,下丹田华池之间渐渐浦生一种热感1初时 感觉忽有忽无,久之则气流增大,热感增强。再经过一段 “意守丹田,”的功法练习,呼吸之气便会深沉丹田,内气 曰益充实圆满。此时,气沉丹田便实现了。往后,练习者便 要“舍气从脉”,使意念缓缓舍离丹田,而引领热气循于血 咏之中,先打通任督二脉(即小周天),进而再连通头、 手、足中的奇经八脉(即大周天)。至此“气至则力达”, 出拳击掌均可以以意领气,以气催力。



13.拳固劲猛



形意拳系一种以我为主,先发制人的拳术。因此在练习



財要求出势猛烈,迅疾敏快。“起势好似卷地风”,“身似 弓弦手似箭”,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同时:使力达拳端(拳 固劲力充实,整体力量都调动起来,打击对方。比如,左 拳用力外旋向外拨转(横劲),右拳就应用力内旋向里扣劲; 前脚贴进地面向前进步,后脚则全力向后蹬地。这样,促 使周身各部肌群处于相互麼檫抗争之中,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14.形整势均



形意拳在运动时,十分注意姿势的正确和动作的齐整。 行拳走势,非常强调动作、劲力和身体各部的和顺协调,要求 做到手脚齐进、齐落,手眼身法步、意气心力功同时并起。 那种“猫腰”、“撅屁股”,姿势失中,动作僵硬,呼吸紧 张,定势不稳等现象,都是练习形意拳的大忌。同时,练习 形意拳还须做到动作起落,均衡稳定5进退连环,疾速有力 起落钻翻,动静分明。练“五行拳”时,动作髙低要保持一 致,不可忽高忽低。练“十二形”时,动势伸缩吞吐,纵横 转换,无不起落稳定。



15.心清气静



形意拳的运动是充满辩证法的运动。它一方面要求拳势 剛猛,硬打硬碰(耶劲),另一方西又要求“圆活灵巧,外 柔内刚”(暗劲),甚至归于“不及不离,不丢不顶,枓灵 体活,化莫测”的那种化劲。这就要练习者通晓“心要占先, 意要胜人”的同时,也要谙熟“心地清静,神气相通”的道理。



练习时力求心定神宁,无虑无欲。配合心清还有一个气静' 的因素。气静就是要做到自然呼吸,切戒怒气。行拳走势, 呼吸与动作要配合自然。一般情况下,往往蓄劲时吸气,发 劲时呼气,变转时吸气,定势时呼气。



形意拳练习的要求是很多的,有的还可以引伸出深邃精 湛的理论。我们这罜仅仅择其要点,筒略地加以介绍。这里有 必要强调指出,上述内容是练好形意拳的基本要求,每一个练 习者都应该切实地掌握。不然,想练好形意拳并能得心应手 地应用是不可能的。





浏览94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