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术大全第2版


八、第五章对练套路|形意拳术大全第2版





形意拳对练套路俗称“对拳”、“对打”、“打对子",是形意 拳单练套路的进一步深化。对练套路由两人按照规定的进退 程序进行攻击与防守训练,旨在巩固学过的各种拳法,提高技 击水平,进一步培养学拳者的机智、勇敢精神和攻防意识,为 散手(俗称“撕扒”)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早在清咸同间,形意大师李飞羽在山西太谷护院期间,即 同开门弟子车毅斋根据五行拳的拳理、拳法创编了第一个对 练套路一一“五行生克拳”,并在形意门人中进行传播.此拳几 经改编,最后方改称“五行炮”。李飞羽晚年回归故里后,车毅 斋继承先师之志,悉心研究形意拳拳理、拳法,经二十余年之 不懈努力,先后又创编了“五花炮”、“九套环”、“十六把”等九 个对练套路拳。车毅斋与其弟子李复祯、王凤翔、吕学隆等经 过多次反复实践,到光绪间,这些对练套路已成为学习形意拳 者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



形意拳每个对练套路,从出势搭把,到打法顾法,都有其 独特的风格和技击特点。诸如“快打猛攻、乱而取之,引进落 空、智而取之,吞吐趋避、避实击虚”等等,都是形意拳对练套 路所特有的风格和技法。各拳的进攻方法有“足踏中门抢地 位",强行从中门而入的技艺,也有以拧转步,迂回步从侧门进 攻或背后击打之术;出势方法有左三体式出势者,也有右三体 式出势者,还有以蠢形出势者。搭把后,有“后发制人”彼挑我 进者,也有“先发制人”我挑即进者。进退步法灵活,更是形意 拳对练套路的一大特色。进步时,无一脚不进;退步时,无一脚 不退。一脚或进或退,另一脚务要先动,俗称“活步”。此步法 在对练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以下介绍的是车毅斋所传五花炮、 九拳、五踩六捶、五行炮、挨身炮、连环手、九套环、十二连捶、 劈捶、十六把等十个对练套路的具体练法。



第一节五花炮



五花炮由钻拳、裹拳、践拳、劈拳、反背拳等五拳组成。它 是在戴氏传统拳钻拳、裹拳、践拳,俗称“三拳”的基础上,加入 劈拳、反背拳,由两人进行攻防训练的一个形式比较简单,实 用价值却颇大的套路形式。甲乙二人同时出左三体式,面对面 搭把起势。



一名称



(一)起势:左三体式(甲乙同)



甲上方



乙下方



(二)右步裹拳卡面捶(即钻拳)



退步托手



(三)挑手践拳



虚步拨手



(四)劈拳反背拳



侧身拨手



(五)左步裹拳卡面捶



退步托手



(六)挑手践拳



虚步拨手



(七)劈拳反背拳



侧身拨手



(八)收势



二练法




(一)起势:(甲白衣黑鞋,乙白衣白鞋)甲在前,乙在后,从 西向东步入场地,甲、乙均向右转身面南,二人间距约0.5米 站立(图5—1) o



图5—1图5—1甲右转出左步面西,乙左转退右步面东,二人面对面同时 出左三体式搭把(图5 — 2)。









图5—1



图5—1



图5—2



图5—3图5—3(二)甲右步裹拳卡面捶 乙退步托手






图5—3



图5—3



甲:提左脚向乙左脚外侧 插步,挤乙左脚,右脚上步;同 时,左手翻下鹰捉刁乙左手腕, 右手裹拳压在乙左肱上,身略 向左。



乙:左脚向后退步,身略向 左(图5 — 3)。



甲:接上式,左手从胸前翻起卡面捶打乙鼻尖。



乙:左立拳抽在“心口 "前,右手从口前卡住甲左拳(图5 一4)。





浏览1,0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