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理论研究


一、内意与外意的区别|形意拳理论研究





关于内意,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所谓 外意,就是通过内意而表现在肢体外形上的头、身、手、足 的运动动向,这种外形之象,即为外意。例如,我想要打你, 这只是心想,通过心之发动而产生了打的意念和意识,这种 意念、意识对对方来讲,是毫无任何觉察的,故隐为内。当 打的念头一旦成为意志,下了打的决心之后,则会产生眼毒、 心毒、手毒。眼毒即心狠,是谓神心合一,心狠手必毒,是 谓形意合一,就会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精神贯注,四梢旨 起,五行俱合,在外形肢体上就会筑成打对方的行动来。在 内意发动之后,在打对方的行动之前所表现出来的意向,即 为之外意。



外意之所以容易被对方发现,就因为首先表达内意的是 人的眼神。眼神是最能够表达人之内在情感的,从人的眼神 中可以辨别一个人内在的喜、怒、哀、乐、忧、悲、恐等各 种心理活动。而拳又是武术的别称,所以武术又叫拳术。拳 一动则形生,故外意也称为外形。外形是内意之体现,内意 是外形之主宰,外形是从动的,内意则是主动的,因此说形 必须与意相合。换句话说,也就是外意必须服从于内意,符 合于内意,正确地表达体现内意之旨意.



。气



1.什么是内气



气的含义十分广泛,也是非常复杂的,就人身之中的气 来讲,有呼吸于口鼻之间的天空大气,有运行在血脉之中的 营气,有运行在血脉之外、皮肤之内、分肉之间的卫气,有 运行在脾脏之中的充气,有运行在胃腑之中的胃气,有行于 上焦之间的宗气,有达于中焦之间的中气,也有行于下焦之 间的元阳、元阴气等等,总起来讲,可分为先天之气、后天 之气、内气和外气。



内气,又叫真气、元气、正气、纯阳之气。内功法中所 讲的内气,并非指的口鼻呼吸之气。但在求得内气中,无论 是采用腹式、胸式、胎式、顺式、逆式或文或武等呼吸方法, 终不能脱离“呼吸”二字。



在《黄帝内经?素问》的《上古天真论》篇中道:“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显然所指的并非呼吸之气。



当内功通过特定的练功方法和呼吸方法,使意念进入极 静的状态,“犹如扁舟泛巨海,又似木鸡植中庭”时,就会产 生天一之真气,是为“无中生有”佑静极生动”。这也是符合“物 极必反”的规律。



随着练功的不断坚持和深造,下丹田华池之间,自然会 产生一种热的感觉。初时总是忽有忽无,久而久之,热感渐增 渐长,而且逐渐得以巩固,这种热感,就是所求的内气。





浏览37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