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形拳是形意拳“十二形拳”之一。熊在动物中性直不屈, 力最猛,其形最威,其膀力和臂力十分大。熊有竖顶之力,甩膀 之劲,出洞之威。熊的这些特长运用在搏击中,横格裹拨,以克 制对方,膀则有打击的作用;熊鹰合用就形成了一种刁领和擒拿 的主要打击方法。
(一) 熊形在搏击中的理念
熊的形状钝笨,性并不愚,具有拙中藏巧的能为。它的形象 很威,外阴而内阳。熊的劲力很大,能与虎豹作斗。取熊形演练 成拳,用以技搏。
熊形与鹰形合演,气上升为阳,气下降为阴,阴阳相摩,一 气之伸缩,实际是熊鹰斗志,表现处处不离攻守,不离熊鹰起 落、伸缩之势。十二形中龙形、虎形单演为开,熊鹰合演为合, 鹰熊二字谐音于“英雄”。采取鹰捉物的准确勇猛和熊的守御之 浑厚顶竖的特点,合而为一。在搏击技法上熊形是起,鹰形是 落,通过起钻落翻上下调节,以使动作完整发劲,严密协调。
拳谱中论:“行行出洞老熊形,为要放心胜不伸。得来只争 斯一点,真情寄语有情人。”学习者明了十二形开合之理,可以 入道修德。
熊形有竖顶之力,甩膀之劲,出洞之威。熊形要体现出其头 顶竖项之巨力和雄踞旷野之威严,以及鹰机警御守神出的神志。
(二) 熊击中的运用
熊形起势没有落势,主要以守为攻,贵要防身化敌,取胜不 伸。甩膀撞肘能致命,竖项御守显神威,追风赶月反背捶。熊虽 . 268 .
然笨拙,行动迟缓,但它的笨力却十分大,尤其是熊的膀力。
在形意拳中,全身体的形象表现为“四象”,“熊膀”为其中 之一。之所以要强调内含熊膀之劲力,就是要把劲气和力气汇集 在肩膀三角肌和背肌。在搏击技法上,上肢用拳劲的大小除了沉 肘以外,重要的还是要依赖于上肢的根节——膀所含劲力的大 小。所以说肩不扣则膀不聚,膊不按则膀无力,膀不聚则肘必 空,肘一空则手必松,这就是这三节之间的运动规律。
熊形搏斗横于侧为顾法,后臂阴手横下压,前臂翻起偎靠臂 腕,交替翻手甩膀,起手必具熊膀,两手紧防门面。
(三) 熊形的锻炼要点
左脚侧进,右拳右钻,右脚靠拢左脚,左手上穿,拳心相 对;右脚侧进,左脚跟进,两拳变掌,边翻边转,向右甩左膀。 三动连贯,一气呵成,跨步、翻转、捋带、靠膀同时完成,整齐 一致。左右连续交替。
(四) 熊形实战技法
1. 缠腕甩膀
对方以左手出击,我以右手上钻横挡,对方翻手擒拿抓我右 手腕,我即迅速用左手抓压其手背,不使其逃脱。同时速由右手 翻扣反拿对方手腕,以掌外沿上提横捋,两手合力扣压,左肘右 甩,以膀撞对方胸部。同时右腿向右后撤,使其倾跌 (图 6 - 287、图 6 - 288、图 6 - 289)。
注意:右手上钻防守,横挡出手时右手由左胸前向右钻上,左脚| 向前右手上钻。
\ 形盘豢搏击的■与代』 \ 形盘豢搏击的■与代』 图 6 - 287 图 6-288图 6 - 287 图 6-288图 6-289图 6-289
\ 形盘豢搏击的■与代』
\ 形盘豢搏击的■与代』
图 6 - 287 图 6-288
图 6 - 287 图 6-288
图 6-289
图 6-289
浏览3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