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知识手册


三、武术与哲学|武术文化知识手册





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渗进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乳汁,单是从许多拳种的名称就可窥见,比如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形意拳等等。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渗入到武术中去。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依据天人合一的学说,武术家认为人体这个主体与宇宙这个客体,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习武练拳必须使主体与客体相一致,才能达到练武的目的。所以,武术理论中有一系列强调内外合一、内外兼修的内容,强调主观(内)顺应客观(外)、人体运动顺应天体变化,以借助客观外界对人体的影响提高锻炼效果。古人择山林茂盛之地或奇观庄严之所,或房屋洁净之地去练武,或按不同季节练不同功法,都是天人合一、主观顺应客观在练武方法上的体现。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其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武术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拳”,于是引发出一系列阴阳对应的武术概念,如动静、刚柔、虚实、形神等等。另外,八卦说、五行说、太极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武术中都有所体现,使武术比其他体育运动更富哲学色彩。因此可以预言,随着武术理论的深入探讨,总有一天会诞生武术哲学论著的。当然,潜在的武术哲学在新时代必会吸收新的科学观点,使武术更富有时代特色,以造福人类。





浏览59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