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


一、王宗岳这段话是将近200年前光景时讲的|吴式太极拳





那时候 太极拳不作为老弱病人练的拳,是体格强壮者练的拳, 他们不懂双重之病,尚且不能制人,大都为人所制。现 在练习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础薄弱的人,加 上不懂双重之病,不懂着法。也难怪练摔跤的人,练拳 又硬又快的人要说一般练太极拳的是豆腐架子。



李仁柳注:



有些练太极拳多年的人,一与人交手,就被人控制 住,不能从被动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完全是自 己不懂得双重的危害,分不清虚实所造成的。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 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1



顾留馨注:



要避免这个“用力顶抗,不能走化”的毛病,须要 懂得阴阳的变化。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剖析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剖析阴代表:柔、虚、轻、合、蓄势、吸气等等;阳代 表:刚、实、重、开、发劲、呼气等等。粘逼中随时可 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随时可以转化为粘逼, 所以走也是粘。有开有合,合中有开,有虚有实,虚中 有实,实中有虚,这样虚实、刚柔、开合、变化灵活,可 以使对方不知所措,应接不暇,处处被动。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剖析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剖析



要有对立统一,不能单有一面。阳刚不能离开阴柔, 阴柔不能离开阳刚,有阴有阳,有虚有实,有柔有刚,阴 阳相济,虚实互变,柔刚错综,才算是懂劲。



李仁柳注:



想要避免犯双重的毛病,必须懂得虚实、刚柔等矛 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做到分清虚实、虚实结合,分清刚 柔,刚柔相济(这就是阴阳学说在太极拳里的具体作 用)O先是化劲,首先要善于以虚和带有一定弹性的柔去 接受对方的力,一接住对方的力,立即通过走圆圈或弧 线的劲路,改变其向我进攻的方向或角度,为我所用; 粘,是贴劲,以我适当的动作,贴住对方一定的动作,他 虚我实,他实我虚,虚虚实实,忽柔忽刚,贴住不放,使 对方不能改变,失去主动,陷于被动的局面。粘和走都 需要根据主观和客观的具体情况,交替为用,目的都是 为使对方变主动为被动,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能够做 到这样,才算是阴阳相济,也算是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 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 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J



顾留馨注:



懂劲以后,粘走相生,越练越细巧精密,一面实践, 一面思考,常常默想捉摸其中道理,学思并用,就能逐 渐做到从心所欲,身手更为轻灵,威胁力反而更大,搭 手即能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长短、动向、快慢,依着 你处即从你处反击。





浏览2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