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二、吴式太极拳鞫问答|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第六章吴式太极拳学练问答



第六章吴式太极拳学练问答



问:吴式太极拳是否只适合老年人锻炼?



答:太极拳是以柔为主,刚柔相济的拳术,不仅在技击方 面有其特长,而且在锻炼身体、增强身心健康上也有其独到之 处。因此,它不仅适合于老年人锻炼,不同性别、年龄,不同 职业的健康人都可以锻炼。一般脑力劳动者,如能经常坚持太 极拳的锻炼,对恢复脑力,增进新生力量和缓解精神疲劳有显 著的效果。



问: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太极拳为什么要分段练呢?



答:要练好太极拳,必须从“四法四功”入手。“四法” 是指的外练“手、眼、身、步”;四功是指的内练“心、神、 意、念”。



要练好太极拳,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应当练 好一势之后,再学下一势。要把每个动作练正确,必须先要清 楚每个动作的路线、方法。俗语说:“拳练千遍,身法自如。”



刚开始学时,经常顾此失彼,顾了手的动作,顾不了脚的 动作,所以,对初学者来讲,分段或分组合练比较容易。当 然,太极拳也不是非常绝对的分段练习,可根据个人的身体情 况分为组合、分段、半套、整套等多种练习方法。






问:练太极拳为什么每次必须从起势练?



答:太极拳要求在“静”的条件下、“松”的前提下进行 运动,以达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目的。开始练太极拳,先练 预备势(也就是起势),主要是为了排除杂念,使头脑安静下 来;其次为的是做好周身松静,气沉丹田,以便于用意识引导 动作。太极拳的起势动作实际上是站桩中的“无极桩”,主要 是针对集中精神,周身松静,无思无虑而说的。



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初学太极拳的人,如果不能很快安静下来,可以适当地延 长站势的时间,等思想平静下来,周身舒、松、静之后,再开 始往下练习。俗语说“澄源清流”。水源如果不干净,不论流 多少水,都是污浊的,要想把水澄清,就必须先澄清水源,水 流就自然清澈了。每次练拳,要注意做好预备势,不仅对初学 的人如此,就是对有多年的练习者也同样重要。



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问:练太极拳的眼神、身法应注意什么?



答:太极拳要求“神意贯注”、“中正安舒”,都是以眼神 的注视来表达的Q前者是指眼神的移动与躯体的运动有很大的 关系。后者是从定势看,自顶至尾闾要保持中正,即“尾闾中 正神贯顶”,两肩、两胯要正,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连接的。 如单鞭动作,右手变勾,视线在右腕处。当左手拉单鞭时,眼 神必须随左手食指向左移动。如果视线配合的不协调,动快或 动慢了都会感到不舒服,因为眼神移动和腰部(身法)的转动 是有很大的关系。



有人问:练拳时是眼神先动还是意念先动?我们说,当然 是意念先动。所谓“意动神随二就是指意念动了以后,眼神 再追随而动。从形态上讲,要保持眼睛平视,使头、颈正直, 这是最要紧的;其次以自己的鼻尖校对所朝方向是否偏斜;然 后检查两肩、两跨是否平正,要使肩、胯上下保持平行。不论



?214?




M★太积萃



是弓步还是坐步,鼻尖、膝尖、足尖上下要在一条直线上,所 以有的人说“三尖相对”就是指这个意思。当然维持身体“中 正安舒”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视线、步法等方面。



所以,初练太极拳者眼神不要造作,不要“怒目瞠晴”、 “故意眯眼”,对视线以内的人、物、景等应视而不见,即所谓 “神意贯注”、“身法自如” °



问:练习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松”?



第六章吴式太极拳学答:“松”,是指全身自然舒松而不是懈怠和疲沓。它对肢 体有“曲中求直”的要求。“松”,对人体的内部来说,主要保 持安静,精神不紧张;对躯干来说主要是脊柱要自然地成直立 状态,不能倾斜、故作姿态,以安舒中正、符合自然才对;而 四肢要求松肩垂肘、溜臀松胯,两肩自然下垂,不前扣不后 挤,前扣则胸紧,后挤则背部紧张。



第六章吴式太极拳学



太极拳的“松”,除了要做到身体内外的若干要求之外, 最主要的还要“动之得法二就是必须讲究尺寸和角度,这样 才能练到“松”字。有些练太极拳的人说:“在静势时还较容 易做到松,但一运动起来,就不容易做到了,这是什么原因 呢?”我认为,不论什么运动都有一定的运动方法,就是都有 一定的规律,这就是“运之得法”,太极拳运动也是一样。因 此就需要反复地锻炼,细致的体验,摸索出规律来,以使身体 获得更多的益处。太极拳严格要求“规矩”、讲究“尺寸”的 原因,主要是使它的运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这样练时才能感 觉轻松舒适。因此练太极拳时,仅在静止时能做到“松”还不 够,还必须在运动时也能做到“松”才行。



要练到“松二还要有一个锻炼的过程,不是懂了就可以 做到的,必须实践,不断练习,才可能逐步掌握一定方法和规 律。初练太极拳的人,可能暂时“松”不下来,不要急,只要



? 215 ?







能认真地正确地练习,能坚持每天练习,慢慢地就会做到 “松” 了。





浏览4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