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脚向前迈步成右虚步。 同时右臂微屈、沉肘松拳为侧掌,食指与鼻尖齐高,左 手仍附右臂,目视右手方向(如图4),以下动作同第二 式。(见图5~9)
23 .云手
动作一:接上势(图9),右脚尖内扣(向东南),右 腿负体重,左脚向左后侧(偏东北约30。)移动半步, 脚尖着地。接着,上体微左转,顺势伸右腿屈左膝,逐 渐将重心移于左腿,当右腿伸直时随即收脚于左脚旁 (两脚间相距一脚),与此同时,左手(手心向里)顺势 经面前徐徐向左云拨,当手过正中面后,手臂内旋向左 推伸,并坐腕凸掌。右手臂向下经腹前,循向左向上之 弧线撩摆,至左上方与左手相迎交错(右手心向里,左
图67
图68
4444ftft图69图69
44
44
ft
ft
图69
图69
手心向外)。目随左手而视。 (如图 67、68、69)
动作二:顺两手交错之 势,体向右转,重心逐渐由左 脚向右脚移动。当右腿承重 后,左脚再向左侧迈出,脚尖 着地,同时右手(手心向里) 顺势经面前徐徐向右云拨,手 过正中面后,手臂逐渐内旋向 右推伸,并坐腕凸掌。左手臂 向下经腹前,循向右向上之弧
线撩摆,至右上方与左手相迎交错(左手心向里,右手
心向外),目视右手。(如图70、71)
以上两手向左右各交错一次,为一个云手,如此共
做三个云手。
要求:在云手的过程中,两腿始终保持一定的弯曲 度,不可有忽高忽低的起伏现象。转体时,两脚要踏实, 不可随之转动。手的云摆与腰脊的转动,两手的交错与
图70 图71
1:%
迈步、收脚协调一致。
技击含义:从运动形式上看,在腰脊转动的主宰下, 两手臂上下、左右的协同云搂,是防守和化解敌手攻击 的、极其简便的手法。但只要用心领悟,学者可在盘架 演练和推手实践中,寻找出诸多的变化手法。下面仅就 两手在套路的演练动作中,表现出的几点技击含义,作 一简述:①敌用右手攻击,我右手搠接,若彼力猛,可 顺向右转腰捋而摔之,左手扶其肘以助势。②敌用左手 攻击,我右手捋拿其腕,左手从下搂勾其肘,以搠错其 臂,或以左手推击其胸。③敌用右手攻击,我右手拿捋 其腕,并外旋扭拧,用左手捋压其肘,以搠之,或进身 以肘撞顶其肋,或以肩臂靠而发之。④敌用左脚攻踢, 我用右手向左搂拿,扶托而摔之,左手助力。注意:在 练习②③拿例手法时,用力不可猛烈,以免受伤。
云手寓意,手臂似龙,龙起云生,龙借云势,云助 龙威,左右滚动,上下翻转,顺势而动,动无常态,变 化莫测,手臂的滚旋;如龙在云中的翻腾,因势而变, 变无定式,能充分表示出各种即化、即打的太极手法,
真乃“因敌变化示神奇”,故有“进在云手”之概言。
套路中所编排的三组九个云手,可看作是云手之一 种手法(从数量之多,可看出它在健身与防身方面的价 值)。其实只要在腰脊的主宰下,两手臂在体前,滚旋运 转、互相配合的演练手法,均可视为云手。故需在定式 云手的启示下,亦可练些不定式的云手手法,并与步法 相配合,久之会显示出更神奇的手法。
24 .单鞭
46次46次动作:接上式第三个云手,(图 72) o当右手向右云拨,并与左手相 迎后,由掌变钩,钩尖向下。同时, 左脚迈出,脚尖着地,接着体向左 转,重心逐渐向左移动,变右顺势 为马步,左手顺势经面前向左云拨, 随即内旋手臂向左推伸,凸掌吐劲, 目视左手。(如图73、74)
46
次
46
次
要求:两臂不可挺直,应保持 一定的弯曲度,两手腕的高度一致。
图73
图74
囹/?囹/?4747图76图76
囹/?
囹/?
47
47
图76
图76
技击含义:①敌以左手击我胸部,我右手揉拿,出 左手还击其胸。②敌以右手击我胸,我右手探拿并外旋, 左手扶压其肘而搠之,或右手探拿而提拉,以左手击其 右肋。
浏览5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