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0140紧接上式不停,右手持剑从右上向里翻转臂腕,手心 向外倒转剑柄向右上提,剑尖在左下;左脚向左前方迈进半 步,脚尖外撇,踏实;同时,左手剑指从左外侧向右经胸前向 左下、向身后转,眼视剑锋(图3-229) o
140
140
2. 上动未停,紧接身向左转90。,左膝微屈踏实,身体 重心落在左腿,右脚向左前方左脚内侧靠近半步屈膝,脚尖点 地;同时,右手持剑随身转从右上翻转剑尖向下,经右腿外侧 向右前上方直刺,手心向左,臂微屈;左手剑指随身转从肋下 向后划弧在左上,再反转向上置于右手腕上,手心向下,眼视
剑锋(图3-230)。
3. 上动未停,紧接右脚向右前斜 进一步,踏实,膝微屈;左脚跟至右 脚内侧,脚跟提起,脚尖点地,屈膝; 同时,右手持剑臂腕向里、再向外翻 转剑花向右拧转,手心向右成翻手反 立剑“中阳剑”势,臂伸直向右侧上 方立刺,剑柄置于头右侧上方,剑尖 斜向上,上身随之向右转拧腰;左手
剑指随之贴在右肘内侧,屈肘;头向右扭转,眼视剑尖(图 3-231)o
此式动作要连贯,中间不停。向上直刺剑时,当脚尖点 地后即速连下式动作。定式右腿要站稳,上身向右拧腰旋转 后,微向前倾,抬头视剑。
释义
“巨蝎反尾” 一式,此谱形容一种巨大的“蝎子”遇敌 时,将有毒的尾翻转过来回击进攻之敌。在剑术上要旋腰拧 身向上直刺,似如蝎子翻转尾巴之状。此式重在身法的锻炼, 以腰为轴旋转灵活,其神态须表达出谱名之涵义,神、剑、身三者合一。此式翻 手反立剑上刺属主攻剑法。
(七)石破惊天
1. 紧接上式不停,身向左转135。,左脚向左 后横跨一步,脚尖向外,屈膝前弓,右腿伸直成左 弓箭步;同时,右手持剑转腕调转剑尖在前经右耳 旁向左前下方反手刺剑,手心向右,臂伸直,剑柄 与腹平齐,剑尖向前下垂;左手剑指随身剑的转动, 经胸前向左转反向上,置于头部左上方,屈肘,手 心向外,眼视眼尖(图3-232、图3-233)。
2. 上动未停,紧接左脚踏实,右脚向前进一步, 屈膝点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下向右前、向上经身
右侧旋转臂腕向右后转成仰手斜立剑“少阳剑”势,再直臂向前上撩击, 与头平齐,剑尖斜向上,下刃向上,手心向上;左手剑指由左上向右下、 弧,然后,再向右上变掌合抱在右手背上,眼视剑锋(图3-234) o右侧旋转臂腕向右后转成仰手斜立剑“少阳剑”势,再直臂向前上撩击, 与头平齐,剑尖斜向上,下刃向上,手心向上;左手剑指由左上向右下、 弧,然后,再向右上变掌合抱在右手背上,眼视剑锋(图3-234) o141141剑柄高 向左划
右侧旋转臂腕向右后转成仰手斜立剑“少阳剑”势,再直臂向前上撩击, 与头平齐,剑尖斜向上,下刃向上,手心向上;左手剑指由左上向右下、 弧,然后,再向右上变掌合抱在右手背上,眼视剑锋(图3-234) o
右侧旋转臂腕向右后转成仰手斜立剑“少阳剑”势,再直臂向前上撩击, 与头平齐,剑尖斜向上,下刃向上,手心向上;左手剑指由左上向右下、 弧,然后,再向右上变掌合抱在右手背上,眼视剑锋(图3-234) o
141
141
图 3-232
图 3-233
图 3-234图 3-234一剑为翻手前下刺,一剑为仰手斜上撩,均须立 剑刃分上下,不要做成平剑。
图 3-234
图 3-234
释义
“石破惊天” 一式,谱名也叫“石破天惊”,原意 形容古代一种拨弹乐器名“箜篌”,演奏箜篌的声音 忽而高亢,忽而低沉,意境奇特得出人意外,难以描 述。唐朝李贺《李凭箜篌引》载:“女蜗炼石补天 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谓箜篌的声音凌厉激越,出 人意外,有不可言状的奇境。在剑术上用此谱以形容 剑术的忽低忽高,迅速变化,实出人之意料之外。剑法的反手下刺本为主攻,又 突发连贯转变为上撩,虚虚实实,阴阳变化,奥妙无穷,可谓“石破惊天”。此 属主攻剑法。
浏览4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