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中国人失掉信心了吗》中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若干 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说的“脊 梁”,后面的影子就是刺客,如他的绍兴老乡剌客徐锡麟刺杀清臣恩铭。鲁迅的 小说《铸剑》就是歌颂刺客的。《铸剑》取材于《列异传》中的古代民间传说,鲁迅 说此文“是写得较认真的”,通过对两个复仇者形象的着力刻画,揭示了小说“血 债血偿”和“以火与剑”反暴力的主题。鲁迅浓墨重彩地将刺客愤世嫉俗、不怕牺 牲的精神表达了出来。
中国历史上的刺杀大都目标明确,主要是政要和权贵,而普通老百姓是不 值得一杀的。剑剌是古代刺客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剑短小轻便,且有两面锋刃. 行刺起来较为便捷,所以,是刺客喜欢使用的武器。在历代著述中,大凡没有指 明特定武器的刺客刺杀,一般指的都是剑刺。刺客以敏捷见长,矫捷的身手总是 能让刺客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敌人的面前.完成最致命的一击。刺客往往只需 要一把适合近身搏斗的短剑做武器,就可以完成终极任务。刺客的手段也非常 简单,如专诸刺杀吴王僚,鱼腹中藏剑,极尽刺杀的创意与巧思,体现了刺客恋 剑的智慧。刺客与剑生存在一起,与剑共舞,握着剑就已经与剑融为一体,而剑
; 又具有突发性强、威慑力大,有攻心夺志的奇效,这就谱写了剑的辉煌篇章。
浏览1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