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提至右脚内侧(脚不触地);
同时右手握剑经右向下收至右胯旁,虎口朝前,剑尖朝前,左 手剑指经左向下收至左胯旁,手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视左前 下方。(图 172) ' ?
② 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上体略左转,同时右手握剑立 刃向前平刺;左手剑指在胸前与右手相合,附于右腕内侧后向 前伸送,手心斜向下;目视前方。(图173?图174)
图172 图173 图174
1.要点
,(1)第一动作
提脚与握剑下落、收剑指于胯旁三者应上下协调一致,同 步到位,不要塌腰、凸臀和上身前倾,
(2)第二动作
①上步与提剑须同时完成,上步时要敛臀,上体要正直疏 松,不要挺胸c
②弓步与刺剑要协调一致,上体要自然直立,不要挺腹、 凸臀,上步时不要塌腰,沉胯沉气合劲注于剑身,贯于剑尖刺 出,剌剑为立剑,高与肩平。
2 .教学口令
第一动作提脚落剑
第二动作弓步前刺
3. 意气配合
此势动作完成1吸1呼1次转换,意识引导,沉肩垂肘,含胸 拔背,松腰松胯,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尖向前直刺。第一动 作吸气,第二动作呼气.
4. 攻防含义
练习者可设想对方向我迎面击来,我即以剑刺向对方胸部。
5. 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① 挺胸、挺腹、凸臀、塌腰、上体前倾。产生原因:练习 者对太极剑的身法要求理解不清。纠正方法:练习者应保持上 体身法中正,松腰、松胯、敛臀,尾闾中正。
② 动作脱节.产生原因:练习者对太极剑的协调完整含义 理解不清。纠正方法:练习时应上下势势相随,协调一致。
③ 弓步出现“抡步' 产生原因:对太极剑步法的虚实理解 不清。纠正方法:右腿坐实后提左腿迈步,等左腿缓缓前迈着 地后,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左腿弯曲成左弓步°
④ 刺剑时,剑与臂未成一直线’产生原因:对太极剑的刺 剑动作要点掌握不清、纠正方法:力由腿到腰,再到肩、肘、 手,最后到刺剑的剑尖,若剑未成一直线,最后的力点就不在 剑尖.
浏览1,7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