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身劈剑 重心后移,身体右后转体,成右弓步,同时,
右手持剑回劈,左剑指合于右腕,目视剑尖。(图9-52)
图9一52
(2) 坐身收剑 重心后移于左脚成右虚步状,同时,收剑于
胸前,左剑指合于右腕,目视前方。(图153)
(3) 进步刺剑 重心前移,活右脚,跟左脚,进步同时双手合
力前立剑刺出,重复一次。目视剑尖。(图9-54)
【要点】
分动(2).(3)不停连续做,进步与剩剑上下相随,力达剑尖。
【意 气】意想涌胸拔背体内气有吐吞之意,带动剑的收与 发,周身合劲。
【说明】本动与太极拳中的“如封似闭”劲路相同。
-390 ?
S9-53S9-53图9 一 54图9 一 54
S9-53
S9-53
图9 一 54
图9 一 54
30. 上步捋剑(坐身架剑)
重心移于右脚,上左脚,重心移于左脚再移回右脚坐身,同时, 右手持剑上架,左剑指沿剑身向前捋抹前指,目视前方。(图9- 55)
要点、意气同第20式“射鹰势”。
31. 白云盖顶(旋剑下劈)
(1) 转身左劈 重心仍在右脚,以右脚为轴,提左脚,身体向 左后方转体,落左脚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持剑平旋腕后,由上向下 劈出,左剑指合于右腕,目视剑身。(图9-56)
(2) 上步右劈 重心前移,上右脚成弓步,右手持剑劈出,目
视剑身。(图 157、图9—58)
【要点】
转体灵活,剑在头顶上平云。
【意 气】意想剑花似白云飘于头顶,平云分出层次后,周身 合劲下劈,呼气。
【说明】以实脚为轴转动不仅是武式太极拳的特点,也是 武式太极剑的特点。
32. 左右撩腕(提膝撩架)
(1) 左侧撩架 重心后移于左脚,提右脚,成右独立势,右手
持剑由下向上撩架,左剑指合于右腕,目视左前方。(图9-59)
(2) 右侧撩架 左屈膝,重心下降,向右前方上左脚,提左脚 成独立势,右手持剑内旋由上向下再向右侧撩架剑横架头上方,目 视右前方。(图9~ )
图 9-59图 9-59图 9-60图 9-60
图 9-59
图 9-59
图 9-60
图 9-60
33. 左右挫腕(退步下抽)
(1)左侧挫腕 重心下降,撤左脚,重心转移至左脚成左侧
亏步,右手持剑向左后下方抽按,左剑指附于右腕,目视剑身。(图
9—61)
(2)右侧挫腕 撤右腿,重心右移,成右弓步状,右手持剑向
右后方抽按剑。目视剑身。(图 12)
图 9 — 61图 9 — 61图9 —62图9 —62
图 9 — 61
图 9 — 61
图9 —62
图9 —62
【要点】
退步与抽剑协调一致。
【意 气】意想尾闾下沉,上身下降,撤步后裆走下弧后移重 心,带剑抽按。
【说 明】本动在其它式太极剑中与“落花扫”相似p
34. 阴阳混一(马步竖剑)
重心仍在右脚上,收左脚成小开立马步状,重心移于两腿之 间,右手持剑上挑竖直,左剑指合于右腕,目视前方。(图9~63)
要点、意气同第15式“怀中抱笏气
浏览3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