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职业泰拳比赛应该在一正方形的拳击台上进行,拳击 台的每边边长应该不少于16英尺(4. 90米),同时不能超过 24英尺(7. 30米)。拳击台四个边角的立柱上应该牢靠地系有 4根拳绳,每根拳绳直径不应该小于3/4英寸(2厘米)。这4 根拳绳距离拳击台地面的高度应该分别为1英尺;2英尺;3 英尺和4英尺(0.30米、0.60米、0.90米和L 20米)。4根 拳绳的表面应该用软布或者是软皮草覆盖起来。拳击台的平 台应该从拳绳向外延伸至少3英尺宽的距离(90厘米)。拳击
台地面上应该覆盖于软布、干草垫或者是软木板材料,其厚 度不少于1英寸(2. 50厘米)。在软布、干草垫或者是软木板 之上再铺上一层帆布,帆布层应该平整、结实地伸展在垫层 之上,并安全可靠地系在拳击台四边C
2. 参与比赛的拳手可以穿红色或者蓝色的拳击短裤,但 是不允许穿着运动衫或者鞋子。头上佩戴含有神圣意义的吉 祥圈只能在拳手演示拜师拳舞时使用。布制的吉祥环必须被 牢靠地系在或者是固定在腰部和上臂上,吉祥环必须干净整 洁,外面结实地覆盖着一层软布。在比赛过程中严禁使用金 属制品或者其他可能给对手造成伤害的诸如皮带或者镶嵌有 金属扣的腰带、项链等物品。不允许在身体上以及拳击手套 上使用可能使对手十分不适应或者是极度反感的凡士林、肌 肉生热油、油脂、药草或者其他类似的任何物质。
3. tootoo拳手在比赛时必须佩戴拳击手套。每只拳击手套的重 量不能少于4盎司(114.5克),同时不能超过6盎司(172 克)。不能随意改变拳击手套的形状,扭结或者压皱拳套填充 物,使其成为扭曲了形状。
too
too
4. 缠捆双拳时,应该使用软布。单手使用的布条长度不 能超过12码,同时宽度不能超过2英寸,可以在手背上粘上 橡皮膏,或者在缠手绷带上粘上橡皮膏以将之固定好。每条 橡皮膏的长度不能超过6英寸,严格禁止在双手的指关节部 位使用这种橡皮膏。防止踝关节扭伤的足踝套可以使用,但 是严禁在足踝部位使用绷带。
5. 参赛选手在竞技时必须佩带护档(一种防撞击金属 罩),牙套(护齿)则可戴可不戴。
例行的的体重测量级别划分和年龄要求
6. 参与比赛的拳手必须场内专门的医生检查其身体健康
状况。例行的体重测量则必须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6个小时 进行(拳手即将参与角逐的那场比赛)。
参加职业泰拳比赛的拳手必须在自己的级别进行角逐(只 能参加一个级别)。如果参加职业泰拳比赛的拳手是一名较低 级别的拳王,那么,他可以被允许参加较高级别的职业泰拳 比赛。
参加职业泰拳比赛的任何拳手,在参赛的当天,必须年 满18周岁,同时其年龄又不能超过38周岁。
比赛的回合数
7. 职业泰拳比赛的回合数不应该超过5个回合,参加职 业泰拳比赛的拳手可以被划分成为以下几个级别:
次最轻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12磅
最轻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18磅
青年羽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22磅
羽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26磅
青年轻量级拳手 体重不超过130磅
轻量级拳手 体重不超过135磅
青年次中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41磅
次中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47磅
青年中量级拳手 体重不超过153磅
中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60磅
轻重量级拳手 体重不超过175磅
重量级拳手 —— 体重不超过175磅以上
每个回合的时间为3分钟,2个回合之间的休息时间规 定为2分钟,不允许有任何附加的比赛回合。
边角助手
8. 参加职业泰拳比赛的每名拳手按规定可以有2名边角 助手■如果比赛是拳王头衔挑战赛,或者是拳王头衔卫冕 战,那么,每名参赛拳手可以拥有3名边角助手。在回合间 短暂的休息时间内,只有两名边角助手可以被允许进入拳 台,对自己的拳手进行指导,而另外一名边角助手则必须停 留在拳击台之外的平台上。
在拳赛进行的过程中,所有的边角助手都必须按规定停 留在竞技场所提供的一个特殊的边角,这些边角助手绝对不 允许进入拳击台之上,或停留在拳击台边缘,帮助、指导或 者是以任何方式鼓励自己一方的拳手。参加职业拳赛的拳手 必须对他自己的边角助手的一切行为负责。如果有任何方 的边角助手第一次违犯了规则的规定,那么,主裁判就可以 对相应的拳手提出警告,、如果他的边角助手第二次违犯了规 则,那么,主裁判就有权对参赛的拳手作出取消其继续比赛 资格的严厉处罚。边角助手不能够以任何方式以自己一方拳 手的名义承认失败,除非参赛的拳手双方在赛前曾经达成过 某种协议。
不仅如此,当在【可合休息时间内,边角助手帮助自己的 拳手迅速恢复精神和体力的时候,边角助手必须严格地按照 泰拳圈内的约定俗成的流行规则进行礼貌、体面的着装。坚 决禁止在边角助手的衣服上进行任何品牌的商品的广告宣 传。除非是拳手双方各自所属的泰拳馆的名字。
浏览1,7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