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拳


二、泰拳的技战术特征|泰国拳





泰拳运动与散打、拳击等对抗性项目不同,因而在技战 术上也具自己的特点。



1. 134134立体进攻,无所不用。立体进攻是泰拳最为鲜明的技 战术特征,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攻武器的多样化。拳 脚交加,肘膝并用,有时便使对手顾上难顾下,顾下顾不了 上,从而受创。这是泰拳技战术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给看 过泰拳比赛的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二是进攻路线多样 化。由于进攻武器的丰富多彩,也导致了进攻路线的多样 化。在所有武器势力可及的广阔范围内,都是泰拳进攻技法 施展的舞台。对手的一切部位,高至额头,低至足踝,前至 胸,后至背,均是泰拳武器进攻的目标。有时甚至同时对几 个不同区域发起攻击,令对手虚实难分,防不胜防。人体最 薄弱环节,成为泰拳日常训练与实战搏击中重点针对目标, 如用拳、脚、肘攻击下巴,或用双手擒其脖颈,施膝击攻其 心窝等。



134



134



2. 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泰拳比赛有攻有防。攻防是矛 盾的统一,能否迅速进行攻防转化是衡量一名泰拳手水平高 低的重要标准,泰拳的攻防指导思想是:“攻即为守,防也 要攻” o在这一指导思想支配下,泰拳搏击即使在不利情况 下后退,也必寓含着随时进攻的余地,而更多的则是在后退 中依然有进攻。



图6?1:甲方拳手受乙方左侧踢攻击,在躲闪与右手格 档防守中,同时起右脚踢乙方支撑腿,把防与攻融为一体。



TAI QUAN DE ZHANSHUTAI QUAN DE ZHANSHU



TAI QUAN DE ZHANSHU



TAI QUAN DE ZHANSHU



图6-2:甲方在对手左右直拳攻击下,被迫后退躲闪, 在后退中,突然起脚猛蹬对手胸部,有效遏止了对方的乘势 追击。



图6-1



图6-2









在泰拳实战中“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单纯注重技术性 防守,只能被动挨打。谁敢攻,谁先攻,谁就占据了主动。



3. 135135良好的心态和意志品质。泰拳战术的组合和运用与运



135



135



动员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有些情况下,两名 拳手在长时间的搏斗中体力消耗都很大,这时拳手的心理活 动和意志品质对能否顽强战斗往往起决定作用。



4. 任意组合,复合进攻。在泰拳实战中,拳手所采用的 攻击手段,无论是在主动进攻时,还是在防守反击中都很灵 活,没有固定的套路,而是因人、因地,根据临场情况随机 将拳、腿、肘、膝等技法有效组合成攻击武器,从理论上来 讲泰拳攻击和防守反击招数组合个数几乎是无穷的,且极巧 圆通,变化多端。



泰拳实战所使用的攻击手段,打击对手的部位一般都在 两个以上一招接一招,一环套一环,一招一式连绵不断,出 招首击不中,再快速度变化进攻组合继续攻击,使对手没有 喘息反攻之机。泰拳正是因为没有固定形式的束缚,使拳师 们在搏击中得以充分自由的把凶狠、勇猛、简练的泰拳术, 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自如。



5. 功为“质”,技为“用” °早期泰拳相传有108招 式,其中技法多种多样。泰拳师们经过长期的搏击实践发 现,过多地追求种种攻防技术,又无深厚功力相辅,就像沙 滩上的楼阁。技法的发挥必须有上乘功力相匹配这一思想始 终贯彻于泰拳手日常训练中,提高身体素质和磨练雄厚功 力,成为拳手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



泰拳手为了使拳法更具威力,泰拳手们日复一日地击打 脚靶或重沙袋。为了练习敏捷的移动能力,泰拳手经常借助 跳绳来锻炼。对腿、肘、膝功力锻炼更不敢放松,他们一次 又一次地用各种腿法猛蹬踢树干或重沙袋,来提高脚背、脚 底和脚胫的硬度,以不断变化的肘和膝法撞击树木和沙袋, ■EB! 磨练其坚硬性。.泰拳技术是以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必须通过



技战术来发挥,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达到泰 拳技法的最高境界。正是由于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深厚功 力作保证,泰拳才敢打敢拼,不惧近贴身作战。这也是泰拳 搏击的又一明显特征。



I





浏览6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