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泰拳拳法主动攻击
泰拳的拳法基本上与西洋拳相同,可分为直拳、勾拳、上 击拳和摆拳。
虽然泰拳与西洋拳所用拳招无大差别,但其特点是手足 并用、膝足齐发的自由式搏击,没有西洋拳那么多限制和拘 谨,因而招式花样较多。另一方面,泰拳攻击范围达至人体全 身、前胸后背、肋腰部、太阳穴、后脑等要害部位,所以在攻击 和防守方面的整体结构上,与西洋拳有明显区别。
更为重要的是,泰拳手除用拳头之外,多用腿、肘与膝作 为主要攻击武器,拳法不分时机、场合滥用,易使拳手暴露的 头颈部和肋腰部空当,遭到对手腿肘招数乘虚而入无情的反 击.所以,泰拳手的拳法往往用于试探、虚晃和掩护,配合腿、 肘膝法的运用,在拳法的组织上当然比不上西洋拳拳法的严 密和紧凑。
泰拳的拳上功夫,要诀是准确凶猛、简洁、实用。拳手用 拳,重劲道、重凶狠,拳招能具备上述条件,即有威胁。而一记 正确拳击,即可能结束战斗。
据科学家以测量仪器实验所得结果显示,泰拳手的拳力 以轻量级为例,约在125至135公斤之间,拳力最猛的重量级 拳师,其拳力爆发可达到200公斤。
一位优秀的泰拳手要使拳招准确凶猛,拳臂的坚强尚属 次要,首要的是拳击动作姿势正确,用劲得法和这时攻击,方 可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一)用拳要领
1 .握拿
必须掌握正确的握拳,才可以充分发出拳法的威力。其原 则为紧握四指,大拇指屈曲横叠于食指中间,勿露出指尖。拳 招着力点,在中指、无名指至小指根部。
2 .用劲之道
用拳时拳头不宜长时间鼓劲握紧,未发出之前应虚握之, 当拳头发出臂即贯劲,将到达目标前瞬间,才猛然捏紧,将全 身力量集中于拳头,在目标接触点处爆发。出拳之时,应拳紧 肩松,拳紧握则劲聚,肩松则招快而灵活,拳招动作完成时,当 为发劲程度的顶点。
3 .动作协调
打出拳的力量,是全身之力通过马步的支撑,透过腰、胯、 肩、手臂而集中于拳面着力点。击中目标时,正是全部力量爆 发的焦点,如此拳击乃可达到其最大力量,结果就是“击倒”之 威力。所以,步法与身体动作,必须与拳招配合、协调,只有这 样,拳招始称理想。
小却透力
‘ 拳头击去,应是以最快速度冲透目标,而非发至目标处停
止或劲怠,此乃贯彻之冲击力,其破坏能力更强大。
5.攻守兼备
用拳进攻时,须保持本身的防护能力,一手攻击,另一手 保护养成习惯,出拳攻去,要注意拳法的组织、连击和对自己 身体要害部位的防守。
上述用拳要领,乃泰拳手们用拳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
(二)练拳方法
要练就一手好拳,勤练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方法有四:
1 .击影。
2 .打手靶或活动拳球。
3 .打沙包。
4 .对练。
泰拳师们就是通过这些训练,达到身手灵活,拳法纯熟流 畅。
泰拳师的拳招攻击,不仅表现在一些组合和单个拳法上, 还常常配合肘法、膝撞和腿踢招数的混合运用。并可形成自己 独特的攻击风格,在实战中发挥出巨大威力。
(三)拳法五种
下面简要介绍五种常用拳招。
1.刺拳
前手剌拳的引击法,泰、西拳术皆称之为“揖”,意思是刺 戳,作干扰或障碍性的攻击 它是试探性攻击技术,为其它拳 法的基础。动作同鞭击似的击法。
刺拳是拳击造诣的第一课,是拳攻战术的攻防先锋,因此
? 45 ?
一个优秀的泰拳手,具有一手久经磨练的刺拳,乃属必要条 件。
刺拳的优点是身体平衡不易变化,常能掌握主动,控制战 局,进可攻,退可守。在攻击时,以其试探、迷惑敌人,可使对方 失去平衡,为强有力的攻击铺路。用来防守时,剌拳常可有效 地阻止对方攻击,频频急速地变换步法,晃闪身体,在对方欲 向自己攻击时,快速的刺拳打在对方面部,令对手防不胜防。 刺拳如用得出神入化,可使对手无所适从,信心溃散“ 一连串 快速、锐利的刺拳,除需技巧与敏锐的动作之外,快速与欺敌 亦不可少。
刺拳的攻击目标,主要是面部,胸部和肋腰部偶而也被视 为攻击目标。
刺拳的动作系弹而出,并非推出。拳招的弹力,来自身体 与左肩的向右拧转,推动左臂挥出。无论何时发剌拳,下鞭均 贴近肩保护,右拳提于额侧,臂守中部,以防对手反击。练习时 注意步法与距离,出拳须配合身体趋前,以助劲力。刺拳发出 时,最好不止一拳,第二记刺拳会有更大的机会命中对方。不 断地练习刺拳,直至轻快、自然地发拳为止。发拳时自然、轻 松、快速、准确为刺拳极重要一点。
泰拳拳法最基本最重要的连击拳招,名为1-2拳招,就 是刺拳虚晃引路,右直拳跟进的连环直击法,此组合拳法功效 最大,应用极广。其它应用较多的组合拳法有:
左刺拳连贯左勾拳 左刺拳连贯左摆拳
左刺拳连贯左直拳 左刺拳连贯右上击
左刺举连其右摆摹 左刺拳连贯右勾拳
一个优秀的泰拳手常可由不同角度攻击,而每发一拳的
? 46 ?
姿势必可以连环出拳。出拳配合上步,使攻击范围加大。
浏览7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