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预备式
动作与三体式预备式相同(图
Do
图1图1第二式起式
图1
图1
动作一:同三体式动作一(图2)。
动作二:同三体式动作二(图3)。
孙式形意全制孙式形意全制第三式虎形左式第三式虎形左式动作三:同三体式动作三(图4)。
孙式形意全制
孙式形意全制
第三式虎形左式
第三式虎形左式
5050
50
50
动作一:左脚直着向前垫半步;同时左手外旋(顺时针)为掌心向右,
掌指向前;右手前伸与左手掌心相对,掌指向前(图5)。
动作二:(上动不停)右脚尽力向前直着迈一大步;左脚随之跟步,脚内 侧停靠在右脚里踝骨旁,脚跟欠起,脚离地面约寸许;右腿仍保持弯曲;同 时两手握拳,拉回至腹前,拳心向上,靠在小腹前两侧,两肘靠肋(图6)。动作二:(上动不停)右脚尽力向前直着迈一大步;左脚随之跟步,脚内 侧停靠在右脚里踝骨旁,脚跟欠起,脚离地面约寸许;右腿仍保持弯曲;同 时两手握拳,拉回至腹前,拳心向上,靠在小腹前两侧,两肘靠肋(图6)。
动作二:(上动不停)右脚尽力向前直着迈一大步;左脚随之跟步,脚内 侧停靠在右脚里踝骨旁,脚跟欠起,脚离地面约寸许;右腿仍保持弯曲;同 时两手握拳,拉回至腹前,拳心向上,靠在小腹前两侧,两肘靠肋(图6)。
动作二:(上动不停)右脚尽力向前直着迈一大步;左脚随之跟步,脚内 侧停靠在右脚里踝骨旁,脚跟欠起,脚离地面约寸许;右腿仍保持弯曲;同 时两手握拳,拉回至腹前,拳心向上,靠在小腹前两侧,两肘靠肋(图6)。
图5 图6 图7
要点:右脚前进时要靠近左脚内踝骨。右脚向前迈步时,抬脚不要高, 离地寸许即可。右脚落步、两拳拉回、左脚靠在右脚内踝旁三者动作要同时 到位。此式的关键在于“以腰塌劲为主,不然则身体不能轻亦(见孙禄堂先 生《形意拳学》下编第6页)向前进步时不可纵跳。
动作三:左脚向左斜前方迈出一大步,右脚跟步,身体重心落在后脚; 同时两臂肘尖下垂,两拳拳心向上,贴胸向上钻,至下颌时,两拳向面前钻 伸并外翻变立掌向前扑出,两手掌心向前,虎口撑圆,大指横平,其余四指 掌指向上,虎口高与心口平;眼看两手当中(图7)。
要点:此步式与炮拳相同。左脚进步,右脚跟步与两拳变掌向前扑出动 作要一致,以形成整力;向前进步和跟步身体要平稳,不可忽高忽低;两拳 贴胸上钻至下颌时向前钻翻变掌扑出,运动轨迹为一上半圆弧线,不可平直 推出。两手从颌下向前钻翻时手腕要有向外的扭劲,两肩有向外的开劲;两 手扑出后重心仍落后脚,注意塌腰,头领,两肩抽劲。
浏览4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