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剑丛稿


五、《相剑刀》册出土于汉代居延边塞遗址的甲渠侯住房内|说剑丛稿





,一起 出土的纪年简,大部分是新莽时代的年号,至迟者不晚于东汉刘 秀建武年号,因此,它的年代下限不晚于两汉易代之际,这一点 可以初步断定。简册制度规整,书体娟秀而凝重,以书法论,在 简牍类汉隶中属于上品,出土后一直受到书法研究者的推崇。细 审其书风,在新获居延简中,略与王莽时期诸简相近,据此,可 以认为它大致上是王莽时代的遗物。



经过初步研究后,我以为简册内容所表现出的时代性似较王 莽时代为早。



大体到西汉中期以降,剑在短兵中的传统地位已明显衰落,代 之而起的是制度轻利、锻造精良,可以用双手执柄大杀大砍的 “环首大刀”。这一点,不仅可以由大量的文献材料和出土实物来 证实,在这批新获居延筒中同样得到充分证实。简册内容以相剑 为主,刀明显居于次要位置,这使我们有理由认为,简册主要内 容的形成,是在剑在军中的位置尚未由刀取代之时。也就是说,至 少是在西汉中期或还要稍早些.



可以肯定,简册内容的形成也不会早于西汉,原因是:一:简 册所用术语不同于春秋战国时代,例如,简册称好剑为“善剑”, 而战国以前多称为“良剑”。《考工记》云:“吴、粤之剑,迁乎其 地不能为良J《荀子?性恶》云;“此皆古之良剑也J《吕氏春秋 ?赞能》:“得十良剑,不如得一欧冶。”等等。筒册称不好的剑为 “敝剑”,战国以前则多称为“恶剑”。相反,其用语及内容,多与 42



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相合,《淮南子》“修务”、“本经”、 “汜论”诸篇中.以及高诱等注文中,出现过■■钝敝无刃”、“身 中“、“利剑”、“剑文”等与简册相同的词语.如前所论,简册在 某几点上也可从《淮南子》中找到印证材料。二:简册所谈论的 “利善剑”主要是钢制品,汉以前虽然早就出现了铁质乃至钢质的 兵刃,但青铜兵刃仍居压倒的多数.军中兵器以钢铁器为主,这 是西汉以后的事情。



与此册同一地点出土的简牍,基本上都属于居延戍军的官方 文书,《相剑刀》册则很可能是私人物品。显然,它的所有者不会 是居延障塞的普通戍卒、屯卒,而是甲渠侯一类基层军官.简册 在文字上表现出提玄钩要、条目明晰的特点,同时,行文所使用 的“欲知……”这一句式,与《越绝书?宝剑记》里风胡子与楚 昭王的对话句式很相似,《越绝书》成书于汉代,其“宝剑记”很 可能从某些相剑书中撷取过材料.根据这些,我们颇怀疑简册是 某个个人从《相宝剑刀》一类书中所做的摘要,或者是对某位相 剑刀家经验的摘要。



西汉景帝时,晁错曾针对匈奴的侵扰上书言兵事。他认为, “器用利”乃是“临战合刃之急”的三个要点之一;“器械不利,以 其兵予敌也”.晁错又根据匈奴长于骑战的实际情况,强调指出: “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乃是汉军之“长技”,应发挥 汉军之长以对付匈奴.剑刀是步战近战的利器,尤其是在“曲道 相伏,险持相薄”的地形条件下,更是剑刀用武之地产武帝时代, 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中,汉军对这一点是有所重视的。霍去病 所统帅的军队,都是经过挑选的敢战之士,其中自然不乏像雷被 那样精通剑术的人物。?李陵的部众五千,“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 也.”砂从大量的居延简牍中看,居延成军的武器装备,除了弓矢之 外,主要就是剑刀.这些都反映了汉军以己之长制敌之短的传统 被保持着。《相剑刀》册的发现,进一步使我们看到,居延戍军对



通过精选武器以加强战斗力的问题相当重视,毫无疑问,这种思 想和措施,对抗击匈奴侵扰,对加强居延防线,都起着积极的作 用.



用“布拉特钢”制造花纹剑刀的工艺,中世纪欧洲冶炼家们 一直冥思苦索而未解其秘,曾经不得不以鹰品来鱼目混珠。在俄 国,直到1833年才由工程师安诺索夫首先找到它的冶炼方法,这 比我国几乎晚了两千年产今天,我们捧读这个在地下沉睡了近两 千年后墨迹犹新而书写娟美的简册时,一面要庆幸我们的眼福,一 面不能不为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光辉成就感到自豪,受到激励!



(原载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1983年总第3期)



注释



①战国时.觉韩铁兵最著名,直到汉代.还以"KS.星阳”连称,井有,强筵 劲韩”之号.参见 《盐铁论?论更篇》.



②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氏根基在赵国的一支,曾以传授“剑论”同名.


③〈史记?B者列传》.



④(吴越春秋?阖阿内传,称薛烛为“秦客",fi(海南子?近论训》称为?■薛炫 麻子”,RWffiiS: "??齐包也,陶氏子,通利剑



⑤桓厚(新论? iB?>.据严诃均料本.



⑥(庄子?刻意篇



⑦春秋之剑以著名的长沙杨家山六十五号基钢剑和湖北江陵越王勾践剑为例,前 者长38. 4厘米,后者55. 7厘米(见《文物》1978年第10期和1973年第6期).战 国剑最长者竟达140厘米,出土于湖南衡阳楚墓(见 <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



⑧"卫手",俗音"护手郭宝物先生(中国青铜器时代》第三章第六节'“剑…… 柄力之间有格,名卫手J



⑨见《文物,1978年第10期,《长沙新发现春秋晚期的钢剑和铁器》.



⑩见《中国兵器史移》 139 jS.



0刘JS


?语出《战国策?赵策》.



?见沈括《梦溪笔淡?器用》.“沈卢”,古籍中亦作“海卢"."海湛”,形容黑色 44



??手搦”初探



沉着凝重,〈楚辞?招魂》,"湛湛江水今上有魂



0 ?汉书?肖里之传》颜师有注,"??刃端也J〈壬褒传,颜师古注,“锋?刃 芒地也



?C?1程翔田〈考工郎物小记人阮元(皇清经解》本.



@(文物,1975年第8期,秦鸣,《秦俑坑兵马俑军阵内容及兵器试探》.



???参见北京钢铁学院编著《中国古代冶金》.



?分别见 《 文物》1974年第12期及《中日两国人民的友ittS(运旅长》.



?银雀山汉衢(孙膑兵法?十阵》.



?壬充《论衡?率性人"世称利剑有千金之价?…”其本铤



?(北齐书?茶埠怀文传》.



@〈瞥溪笔读?册用》.



@ “异光花纹” 一词,见周纬(中国兵器史80,此处借用.



@(吴越春秋,卷3.



@ <文物》1973年第6期.



?见《越纶书》卷2.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曾丕《典论》.



?杨宽先生在《中国古代冶佚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一书中说,“布拉特钢是由较纯 的铁和夹在金铁里的碳化铁常片所组成的一种莫杂的东西.碳化铁是由碳化合的一种 化合物,质地很脆做硬,但很耐磨.而纯铁很软,富于励性.把它包在碳化快外面,就 使得这种钢既坚硬又耐磨,又*于韧性和弹性,成为制作刀剑JB好的钢材.”



?(叫)唐顺之作《日本刀歌》,其中有“身上龙文杂菜行”句,见 <荆川文集) 卷2 (日本刀歌,.另,清初梅大均在其《广东新语》卷16 "器语"中也提到日本刀有 '"龙虎细致”看.



领表今本《尔雅》无“麻”字,段玉裁认为《说文》 中“尔雅"二字是“找人所 妄婚”.见段工裁(说文(S字注》.



独见(清)阮元 <秘古希修剧器款识》卷9 ?1元嘉刀铭”等,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刀》.



勘引文均见《汉书?足错传》.



?见《史记?卫将军备赛翳列传 》.雷被,推南王刘安“下士 ,"八公"之一,精 于击剑.淮南王太子召去击剑,谀中太子,“此时有欲从军者辄诣京师,被即HI奋di句 奴”.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汉书?李陵传》.



?畅宽《中国古代冷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卷二





浏览44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