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剑


一、护手双钩|双手剑





第一节护手双钩概述



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多刃带钩的稀有兵械,武术双器械 之一。钩的形制有钩、多刃、有钻,还带有月牙。演练时对 身械协调的要求极高,稍有疏忽,极易使械触身。因此在拼 术上与刀、剑有所不同,因钩通身留刃,演练时不能舞花、 缠头裹脑,在身法与步法上有其独到之处。钩有长钩、短 钩、飞钩、单钩、鹿角钩(钩身有叉,似鹿角)、扁担钩、鹰 嘴钩、虎头双钩等。其中以护手双钩流传较广。护手双钩的 前端有钩,中段两边有刃,钩身有脊无血槽,手柄外侧有月 牙,柄尾右钻。



钩,作为器械的一种,其历史源远流长。殷商时代早 期,青铜冶炼技术非常发达,出现了种种铜制兵器,如矛、 斧、钺、刀、剑、戟、戈等&春秋战国时期戈、钩、戟并 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 刃,两钩上边为一线钩形。钩因形制所限,单钩不易使用和 表达,故须双钩并练。双钩的长度以臂下垂,手握钩柄,钻 向下,钩向上,钩顶端与耳上缘齐,宽度与钩长成比例,约 5厘米。



护手双钩在演练时,两手各握一钩,其基本钩法有钩、 搂、带、托、压、挑、刺、挂、推、拉、锁、劈等,双



钩挥舞连环,相济为动,虚实多变,左刺右挡,以贴身为 先,以钩割为能,以柔制长。双钩双飞,纵横交错,银光闪 烁,左右环顾,翻转挂刺,钩催步行,行走时顺身顺劲,变 化出连绵不断、滔滔不绝的气势,似游龙,如玉凤,似鹰 翻,“如猿攫。实战中讲究带化消介,伺机进击。护手双钩同 样要求较强而又灵活的腕、臂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艺术修 养,方可演练得淋漓尽致。





浏览69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