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是中原武术中范围 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其刚劲威猛、
变化莫测的功 夫风范,傲迂于中国武林,流传千古。
相传,北魏时期,天竺僧人菩提达摩由西域跋涉入中原,他见嵩山很像一朵莲花,便有意 在“花”中立寺。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尊菩提达摩所愿在嵩山建寺供养菩提 达摩。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 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正所谓“武以寺名,寺因武显“,少林寺之所以名传古今,是因为它发展了少林武术。关 干少林功夫的创立通常有两种说法,一般认为是由著名的佛学大师达摩所创建。
H
达摩亦称达磨,全名菩提达摩,系南天 竺婆罗门种姓。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 记载,南北朝时,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国 传授佛法。梁武帝遣使迎其于金陵,但梁武 帝对达摩所宣扬的佛法并不感兴趣,达摩受 到冷落,于是便从梁国北上至北魏。孝昌三 年,他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终日 黑音然”……达摩去世后,其所开创的新禅 法,经过其弟子慧可等以下几代禅师的阐发 传播,到六祖慧能时已经正式形成禅宗,达 摩被尊为东土禅宗初祖。
相传,达摩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在 “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 魔”。但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达摩发现 好些弟子禅坐时间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 振。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仿效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 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据说,达摩 还将鸟兽虫鱼的飞腾、跳跃、游弋、滑翔等多 种姿势糅合进来,逐渐形成一套健身养性的少 林拳的雏形。此外,达摩在空暇时间还练几手 使用铲、棍、剑、杖等防盗护身的动作,后人 称之为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这些健身动 作经过历代僧人不断仿效、补充,又吸收民间 武术的精华,便形成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少 林拳术。
这个说法虽被多种典籍记载,却与历史 相背离,且现代学者已经证明这只是个传 说,被称为禅宗初祖的达摩并没有这样的武 功。历史上,在达摩以前,北朝寺院的练武
风气就已形成,只是在达摩之后,少林寺习 武之人慢慢增多,这才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少 林拳体系。比如北齐时期著名的武僧稠。据 史书记载,武僧稠祖籍昌黎郡,自幼随达摩 学习佛法,品质优良,聪明伶俐。最初由于 体弱多病,经常练习跳跃、摔跤等游戏。他 每天坚持锻炼,十年如一日,长大后已经可 以飞檐走壁、腾挪跳跃了。菩提达摩知道后 对其大加赞赏,并精心提拔他,使他成为菩 提达摩一系的“二祖”,人称“稠禅师”。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北齐文宣帝在邺 城(今河南南阳)西南的龙山上为其建造方 门寺,稠禅师便在此传承佛法,并练习方便 铲、八仙剑、七星剑、牛尾鞭、八段锦等, 对少林武术影响极大。
实际上,少林武术是少林寺僧众弟子们 在长期修禅、修道、健身和自卫的实践中创
达摩颂碑达摩颂碑
达摩颂碑
达摩颂碑
立的,它广纳中国各武术流派之精 华,经过不断发展、革新,最后形成 了以讲究实用为主、内容丰富、风格 独特的武术流派,以形式威猛、博大 精深而饮誉天下。
少林武术的起源年代可以追溯到北 魏年间(公元386年?534年),距今已 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少林寺是 皇家的寺院,朝廷赏赐了众多农田和庞 大的田产,所以少林寺僧丁大多习武来 保卫这些田产,这就为少林武术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
隋末唐初,少林寺方丈为了保护庙宇的安全,从寺僧中选出身强力壮、勇敢灵巧或善于拳 击械斗者组织成一支专门队伍。最初,他们的任务是护寺,以后寺僧参与了政治活动,寺养僧 兵,形成武僧。客观形势要求,武艺向精湛的技击方面发展,他们便开始了有组织的、严格的 僧兵训练。在少林的历史上,曾有一代又一代的僧兵僧将以其显赫的武功,为民族、为正义而 战。从此,少林寺才使天下豪杰代代向往。而在这些故事中,以十三棍僧助唐王最富传奇色 彩。
隋朝末年,隋将王世充拥兵霸占洛阳,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并册封他的侄儿王仁 则为领兵大元帅,在距洛阳城郊15里的柏谷庄囤聚重兵。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 生。当时,唐王李渊父子从天理顺民情,军队秋毫无犯,关内五谷丰登,但秦王李世民却被王 世充困在洛阳监狱内。少林寺在柏谷庄有上千亩的田地,由13个武艺高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 园。这13个和尚听说李世民被困后立即前往搭救,不仅成功地救出了李世民,还活捉了王仁 则,为秦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登基当了大唐皇帝之后,对少林 武僧大加封赏,赐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 一具,十三棍僧也都受到封赏,这便是历史 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此次 事件以后,少林寺开始兴旺起来,少林武术 也开始繁荣发达,逐渐成为中原武林第一门 派。少林寺极盛时期,占地一万余亩,大殿 十四座,房屋多达五千间,寺僧发展到两千 多人,其中拥有武艺高强的僧兵五百多人, 开创了少林武功的新时期。
传说,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和民族英 雄岳飞等人曾得过少林真传。赵匡胤喜爱拳 术,传下太祖长拳,曾将他的拳书藏于少林 寺。古代《少林拳术精义》一书说岳飞神力 得自某高僧,高僧所授岳飞的神勇力法使岳 飞在反金卫国中立下卓著功勋。
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也是少林功夫 武术水平大发展时期。在明朝存在的近三百 年间,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 还曾参与官方的战争行动,建立功勋,多次 受到朝廷的嘉奖。少林功夫在实战中经受了 考验,确立了自己在全国武术界的权威地 位。
清初之时,清朝对少林寺还是相当支持 的,少林寺武僧和明朝一样可以公开习武。 进入康熙中后期,民间反清教会力量壮大, 在'‘反清复明”的旗帜下,民间教会便利用 少林武术作为反清武器,最有代表性的是天 地会和白莲教。面对汉族地区各种秘密教会 的反清活动,清廷开始大规模查禁民间教 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民间教门反清武器 的少林寺及少林寺武僧,开始受到清王朝的 压制,少林寺败落更加明显。少林寺僧人为 了保全自己,避开清廷的追查,习武活动从 公开变成秘密。清后期,随着禁令的削弱及 嘉庆时期对寺僧习武的肯定,寺僧又可以公 开习武。但是社会上,由于民间反清教门、 帮会等利用少林武术反清,使少林武术的传 播规模更大,流传更加广泛,最终促使少林 武术成为社会上最具影响力的武术流派。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少林武术 的发展,许多省、市成立了武术协会和体校 武术训练班,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少林武术, 少林武术受到人们的景仰和喜爱,深深扎根 于民众之中。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开始, 少林武术成为全运会的竞赛项目之一。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包括少林武术 在内的武术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少林武术开 始走向世界。2006年,少林武术被中国国务 院认定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少 林武术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成为备受推 崇的武术之一。如今,少林武术正在积极准 备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 产”,这项古老的运动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 世界。
少林武术总的特点是:刚劲有力、朴实无华、变化无穷,利F实战;动作和套 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少林 武术以硬攻自进为上乘,偏黄实力,不强调外形的美观,但招招M打即防,极具实 川技击性。这种风格使该拳种表现出朴素、筒洁、刚健的美学特征,其主要体现在 以F五个方面:
浏览37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