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式阻挡与伞式格移是针对来自身体上方挥击式进 攻而具体设定的防守技法。
1 .脊式阻挡
脊式阻挡这一名称是象形取意的结果。对手用自 上而下的挥击发动进攻;我方武器横抬上挡,同时活 手从武器下面向上穿至双方武器接触点内侧,此时我 方活手、武器与对手短棍共同组成类似于“屋脊”的 结构,然后活手顺势由内向外拨挂控制对手的武器, 如图5-84—图5-87所示。
A A
图 5-84 图 5-85
Xl
nA图 5-86nA图 5-86A Ai
nA
图 5-86
nA
图 5-86
图5-87 法
当对手以一定的角度做向下垂直挥击时,就要及 时调整脊式阻挡的角度,并注意武器阻挡时要与地面 平行。实际上,脊式阻挡是翼护的一种形变。当对手 攻击力量很大,脊式阻挡不能与之抗衡时,就会出现 武器被反弹的现象。因此,在使用脊式阻挡时一定要 注意头部的安全位势,既不能正对对手的攻击路线之 下,也不能低于自己的武器。为了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当用武器上挡的同时,最好向自己持械手所在的方向 调整一下站位与身姿。
脊式阻挡根据所处位势的高低可以细分为:高位 脊式阻挡、中位脊式阻挡和低位脊式阻挡三种,如图 5-88-5-90 所示。
2 .伞式格移
伞式格移这一名称也是象形取意的结果。在与对手 相接触的瞬间,所持武器不再平行于地面,而是以持械 手握棍上抬、短棍前端低于肩的斜面形式来承接对手垂 直向下的挥击。伞式格移主要用于对抗对手的大力劈 杀,如图5-91—图5-94所不。 、
图 5-91 图 5-92图 5-91 图 5-92A ,A图 5-93A ,A图 5-93
图 5-91 图 5-92
图 5-91 图 5-92
A ,A
图 5-93
A ,A
图 5-93
i28r
rr"""
律宾短棍精解律宾短棍精解当对手持沉重武器做垂直向下的挥击时;我武器 一与手臂共同支撑起的斜面,能把垂直向下的力偏移到 身体外侧,同时再加上活手的辅助防御作用,其防御 重击效果要远远强于脊式阻挡。此外,伞式格移所承 接的反击动作多是以缠头裹脑的方法启动,即持械手 握棍绕过头颈后方再向前击打。伞式格移与脊式阻挡 一样,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部,以免被 自己武器反弹致伤。
律宾短棍精解
律宾短棍精解
由于伞式格移及其所承接的反击用时较长,所以 一般来说它多作为脊式阻挡失效时的后备承接技术。
浏览3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