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即运转圈点与控制圈点。
1 .运转圈点:
与对方交锋时,为了有效地控制对方,迅速变棍攻敌, 往往使用粘缠圈转法,使棍尖作圆周运动或各种弧形运动。
实例3
乙用中平枪向甲胸膛冲刺,甲右闪用扣杀枪刺法招迎 '(图A —14),'企图击落乙棍后进步向前枪刺。乙迅速顺势向 下沉低棍尖,以避其力点,并且两脚相继向左侧横过r步, 成右虚步。同时,乙双手运棍,使棍尖从生向下、向左§又向 上转一个弧形,然后再从上向下扣击甲的先锋手(图A—15)6
在本式中,当甲扣击乙棍附,乙采用的应付方法称为缠 丝圈击法,乙棍尖圈转的路线如图所示q乙的棍尖圈转的主 要作用是: 「?
&,避免与对方棍的力点相碰。 ?
当甲棍向下扣击时,乙棍顺势向下沉低,并从下向左侧 绕一个弧形(同时乙向有侧过步),避开了对方棍的力点。 即使甲棍碰到乙棍,乙棍受力也不大,因两棍同向下运动, 而且乙棍向左圈转,不马对方的棍正面相碰,不会受对方棍 的正压力的作用。
b.人向左侧过步,棍尖向左侧圈转,是为了取得恰当 的进攻角度。
C.棍尖绕圈是为了取得较大的切线速度,增强进攻的 力量。
当甲棍扣击乙棍时,乙棍尖迅速向下、向左作菰形运 动。在这个过程中,运动方向的改变是逐渐的、平滑的,是 一个连续的加速过程,到达将要扣击甲方先锋手时的速度最 大,冲击力也最大。
d.棍尖作弧形圈转运动,其切线方向时刻都在改变, 这就意味着,棍尖从弧形的切线方向发出的劲力的方向随时 都在改变。所以,在任何方向、任何点都可发力攻击对方, 使对方不容易预测,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在飞龙虎棍中,除了缠丝圈之外,还有各种运转圈,如 半圆形的沉底半边月圈,全圆形的圈打圈等,各种弧形圈转 运动,其作用大致与上述讲的相同。
要指出的是,棍尖运转的圆圈的大小要适当。如果运转 的圈点小,所需的时间就短,反攻的速度就快。但加速的时 间短,最后进攻时的切线速度不够大,以致进攻的劲力不 强,不能给对方以有力的打击。如果运转的圈点大,虽然可 以发出较大的进攻劲力,但运棍的时间长,反攻的速度慢, 对方容易避开,因而取胜的机会不大。究竟多大的圈点才恰 当呢?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认为直径为33厘米的圈点为 最佳:“巡抚荆川唐公,于西兴江楼,自持枪教余,继光请 曰,每见他人用枪,圈串大可五尺,兵主独圈一尺者何也。 荆翁日,人身侧形,只有七、八寸,枪圈但拿开他枪一尺, 即不及我身膊可矣,圈拿既大,彼枪开远,亦与我无益,而 我之力尽。此说极其精”(《纪效新书》,卷十,第五、六 页)o这里讲的是枪,但棍的道理也同。考虑到人体正面胸 及肩宽约50厘米,为了能闪避出对方棍尖的攻击范围,同时 使对方始终落入攻击范围,运棍的圆圈直径以不超过50厘米 为宜。这一问题在控制圈点部分还会谈到。
浏览4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