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


一、捋式的实战用法|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





1. 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上说: “设故人用左手击我侧肋 部……速将我右腕肘间,侧贴 彼肘节上,侧仰左腕,以腕背 粘彼之腕背臂上……内向胸






杨公澄甫推雀尾捋法拳势(晚年莘照)



前、左侧捋来”。捋是拖腕捋 肘,施用时,顺对方的来力,向 里引进,使对方力量落空,即 转腰将对方向一侧捋出。



捋对方的手臂时要管住对 方的腕、肘关节。杨式太极拳 在推手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是管 活的,不管死的。意思是管住 对方身上活动的关节,管住了 对方活动的关节,则对方转动 不灵,不易走化。就手臂而言, 腕和肘是活动的关节,捋对方 时,管住了这两个关节,就容 易拿住对方。



捋式右手意念在手掌,劲 点在掌下缘。左手意念在手 背,劲点在手背或虎口处。



实施捋法时,注意与对方 “贴随”,因为捋时左手是用
手背粘人,必须与对方贴住, 才能随对方的变化而变化。粘 连贴随这里重点突出“贴随” 二字。



2. 杨振铎:



由前式,对方感觉我有撅 意之前,很快坠肘欲走,我即 由左向右转身,速将我之右臂 向内翻转,搭在对方之肘臂背 部上方,由右向左向下压,握






捋式的实战用法



住对方手腕之左手向上提,这 样一压一提,使对方之肘关节 处于向下被撅之势,这自然会 使对方失去重心,难以自制。



3. 傅钟文:



我即向内胸前、向左侧捋 来,那么他的根力就被拔起, 身体也就随着倾斜了。



偏着:如对手要抽臂回 去,我即乘势前按;



如对手用靠进攻,我即垫 左步、右足虚步(脚尖点地)、 含胸、用右手击对方左肩,使 之向左跌出。



(三)挤式实战用法



1. 杨振基:






杨公澄甫携雀是挤法拳势(血年拳IS)



《太极拳体用全书》上说, 由捋式对方往回抽其臂,我则 乘其抽臂之际,随出挤之。



挤法是使用合劲和长劲。 合劲是两手合成一劲施于对方 身上,长劲是全身由脚而腿而 腰,形于手臂,串成一劲,伸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腰长往而发。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直线发劲。挤法是直线发 劲的。杨式太极拳发放时“曲 中求直”,看准对方的焦点、重 心线,得机得势,直线发劲,不 走弧形。



左手按住右前臂时,不能 用手指或腕根,要用手心。用 手指易打折自误,用腕根易滑 动,使不上劲,用手心贴住右 小臂,助力方便。



挤式意念在右手RI至右肘 一侧,劲点在右小臂外侧。左 手劲点在手心。



2. 杨振铎: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由前式,当对方察觉我有 下撅之意,即往回抽其左臂, 我将顺势速将右臂向里翻,掌 心向内,并以左手搭在右手腕 臂之间,掌心向外,乘其抽臂 之际,向前挤出,彼自当跌出。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



挤式实战用法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荟萃*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荟萃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荟萃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荟萃



3. 董英杰传授董虎岭:



接上捋式,对方因不得 力,欲将手抽回,我右手心翻 向上,将其黏住,不使走脱,左 手心翻向上,合于右腕上。乘 其抽回之际,我?弓前腿,蹬后 腿,发劲挤出。



(四)按式实战用法



1. 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 “由前势,设敌人乘势从左侧 来挤,我即将两腕从左侧往 上用提劲,空其挤力。” “速用 两手心按其肘及腕部,向前 逼按去。” “伸左腿,腰也同时 往前进攻,眼神随动往前从 上送去。”按手使用的是提劲






杨公■澄甫揽雀是挤法拳势(晚年奉88)



与长劲。提劲为向上向左引 化对方来力,以获得发长劲 的机会。



演练时两手开按的距离是 自己两肩的宽度,使用时两手 按的位置是对方腕肘的位置, 同时贯彻管活不管死的原则。



直线进攻。按法在得机得 势时,对准对方的焦点,直线 按逼,不走弧形,以获得最快 的速度。



按手的机关在腰,发按劲 靠腰的长往进攻,不是单靠手 的力量。



按手的意念和劲点在两手 掌。



2. 杨振铎:



设对方在我未挤出之前又 有准备,继以坠肘摆脱,我即 以左手掌心向外搭在对方手背 近腕处,右手同时也以掌心向 外搭在对方肘部,控制其腕、 肘两关节,向前推去。





浏览4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