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八卦掌第1册


八、掌势、掌术运动方法的区别|传统八卦掌第1册





八卦掌总的风格特点是“走、转、穿、旋、拧、裹、钻、翻”,也可 归纳成一个字“圆”或“弧”。八卦掌各派都各有其特点,但万变不 离其宗。直观看,硬掌手法、运动轨迹为直线或接近直线,柔掌手 法、运动轨迹为圆或弧线运动,其实不然。硬掌出手看似直线,但 其身法和步眼的运动弧线轨迹大,也就是出手在胯的“吸、卸、 扭、坐”运动作用下和步眼的“扣、掰、碾”中,使体转换回身而弧 形运动轨迹大,促使掌法近距离、小弧度产生冷、弹、硬、脆、快的 动作,所以说硬掌的弧形运动在身法和步眼中,而不在掌法的运 动中。如第一势的前两个动作①点手掌和②弓步片旋掌,点手掌 的动作从上肢看仅是腕动,而下肢则要屈膝下蹲,使掌形成向下 的弧线,而腰胯的扭坐增加了弧线的弧度和长度,使掌的弧线随 身法动作而变化;②动弓步片旋掌,当掌片旋时,同时前迈弓步, 亦增加了片旋掌的弧度和长度,由于身体的侧身和后仰,增大了 弧线的直径。从①②两动可以看出,掌动相对很小而身法和步法 的动作很大,形成了掌法的近距离、身法大的动作特点。?



柔掌出手比较直观,近乎大幅度的弧线运动,其弧线运动轨 迹明显的表现在掌法的出手中,而且由肩臂动作形成,身法和步 法虽然有一定作用,与硬掌相比就微乎其微了,主要是为了变掌 换式中的回身、转掌等。如第一掌单换掌前两个掌法动作①扣步 掩手掌和②掰步侧撑掌,在①的动作中以臂的弯曲和肩关节为 轴,弧形向胸前里合肘,同时掌向外翻转,身法虽侧拧但微不足 道,与掌动没有直接关系,仅是为了变换方向作准备;在②中掰 步是为了回身,而回身增加了运动长度,更突出了运动弧线。因 此,柔掌给人的感觉是绵软柔顺,发力点不明显。



总之,柔掌的掌法运动轨迹以上肢为主,下肢为铺,身法有 一定作用,形成了大弧线的运动。硬掌的掌法运动轨迹以身法和 步法为主,上肢运动为辅,形成了随身法的小弧线运动,给人以 直线运动的感觉。






第一节定势八掌(八势转掌)



定势八掌是八卦掌初级运动方法,又叫“转掌”。依八个固 定掌势(下塌、上托、抱球、双撞、穿插、捧推、风轮、阴阳)锻炼行 步、转圈方式和方法,经过几种掌势的行步转圈可修炼躯体的 各部位的适应性、两腿的支撑力和灵活性、腰身的柔韧性、协调 相互的配合等,是初学者的必修课。久习八卦掌者,也依其作为 内外兼修、保持功力的常规运动项目。人云:“人老先从腿上 老”,久习定势八掌者可强筋壮骨,养生健体,益寿延年,走 的快,站的稳,故初学者和久习者都非常重视习练。常规习 练每势一个方向走转八圈、反向再走转八圈为好。每次最好 八势一气练完,习练时可根据本人体质依上盘、中盘和下盘 势架运动,不可强求。垂手掌为行步转圈的基础转圈运动, 各掌势转圈均由该势转圈起势。



运动轨迹为:从圆圈的中心位置起势,沿着圆圈的轨迹变 掌换势,收势位置在圆心。



【动作名称】



预备势



起势



第一掌下塌掌(青龙出海掌)



第二掌托天掌(凤凰展翅掌)



第三掌抱掌(狮子大张口掌)



第四掌指天插地掌(鸥鹰钻天掌)



第五掌双撞掌(龟行掌)



第六掌捧手掌(白猿献桃掌)



第七掌 阴阳鱼掌(行日赶月掌)



第八掌风轮掌(游龙戏海掌)



收势



【动作说明】



预备势 -



位于圆心,躯体自然直立,两脚并齐,塌腰松腹,提肛,含胸, 紧背,沉肩,两臂收于体侧,两掌心贴于腿外侧成下竖掌。头正颈 直,精神集中,二目平前视,闭口藏舌,舌抵上腭,牙齿相对紧,鼻 深长呼吸(参考图2-3-1)。



起势





浏览74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