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有十戒,规定甚严,凡俗家子弟戒勿轻以技术相授以免贻害于世故违佛氏慈悲救世之本旨。然其术盛兴之后不容独秘,每因不肯传人反而为世所妒。故武当派应运而兴反其戒约尽人皆传故知之者众。上至缙绅子弟下至走卒贩夫约能其一二以致人众品杂莫辩贤愚是亦不得不订戒约而规束之然其戒约2较之少林派之十戒,一狭一广相去远矣武当派之戒约,曰五可不传
(一)骨柔质钝者不传
(二)心险者不传 ,
三)好斗者不传, 一
(四)狂酒者不传
(五)轻露者不传。
武当派日拳术者杀人之良方也。汝欲杀人人亦欲杀汝
故收徒之先不可不留意防其被人杀,并欲防反噬而杀己也。防其被人杀则必须先视体质如何。体可换而骨不可换胆可练而质不可练3换弱体为壮体易变柔骨为硬骨难练小胆为泼胆易变钝质为灵敏难。所谓骨柔质钝者,是先天不足。后天不足犹可救先天不足无法施。故先天不、足者,皆不可以授攀彼无拳勇尚可以苟延彼有拳勇反足以速死。不仅此焉吾恐其不待其具有拳勇之时,即不能胜任其辛苦八而自杀之也。故骨柔质钝者不传一戒拳术家杀人之心不可灭防人之心不可无而能商出其上敬我者何?敬我得法先彼之先。求我者何?求我授以其术。拜我者何?拜我尽心竭力以教之也,然彼之体质较我刚劲,彼之魄力较我厚一旦我以技术完全授之则彼以天赋之体材加以拳家之诀窍自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此之时,试问彼须尊我敬我乎?尚须求我拜我乎?则均可不必故我不得不事先以侦察其心理。心虔者犹可授,心险者不可传。苟传之心俭之人自必有养虎伤身之一日也。故心险者不传二戒学术不上进强中还有强中手精于力者,未必精于拳,精于拳者未必精于功5精于功者尚不及精于罩°拳术者个人习之可以保身。众人习之可以保国。保身保国是皆用于适当
之处非教汝逞匹夫之勇欺侮贤良或趁一朝之愤忘其身以及其亲惹祸招忧自取其咎。求学于师自以为尽得师之所学然其师未必极精也高出于其师之上者尚有百千亿兆又何能骄人哉?故好勇斗狠者不传三戒。不仅此也酒能乱性性乱则神昏神昏则气浮技击之道气沉者胜气浮者败神清者胜神昏者败性定者胜,性乱者败。若沉湎酒肉神昏气浮不卜是非妄那干涉凶狂无礼祸生顷刻皆酒之为害也。故狂酒者不传四戒。世看大智惹愚大巧若拙,深沉者其毅力魄力必大轻露者其志气胆识必小精于拳者视之如妇夺之如虎圭棱不露智巧深藏。若夫仅得皮毛横视一切,逢人炫燧,轻举妄动惹怨招忧皆弃材也故轻露者不传五戒况乎文明日进战斗之术亦日精拳术精不及武器精武器精不及机械精。好斗、狂酒、轻浮者皆自杀之途也一朝结翘于人,苟持数寸之手枪一粒之子弹亦足杀其身以泄其愤。凡吾门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传吾术者更须事先加以留意也可。
第三章武当点穴技击法
- 一3=
浏览47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