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为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脉的总称。由于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相互联属的关系相互间也没有表里配合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称为奇经。
奇经八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间的联系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奇经八脉蓄以备用不足时也可由奇经给予补充。八脉中主要是任、督二脉 -1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颁部诸阴经脉均来交会故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心面而且诸阳经均来交会故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
任督二脉是气功与点穴修习中的主要运气路线。循任督二脉周流一圈称为小周天循环其效应也与任为诸阴脉之海督为阳脉之海
密切相关。阴阳二脉交会流通更有利于重新的平衡、调和使气血和畅。
(一)奇经八脉的循行规律
认识了穴位熟悉了十二经脉还必须精习奇经八脉的循行与流注规律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去点打穴位从而百战百胜。
现将奇经人脉的循行规律表介绍如下
——?任脉一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颈部
——?督脉一循行于腰背正中上抵头面
国 ——,冲脉一与足少阴肾经并行上至目下
经 ——?带脉一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
一 『
八! ?阴跷一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肾经上行
脉 ?阳跷一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膀胱经上行
——阳维一与三阴经相联会于任脉
——,阴维一与三阳经相联会于督脉
-
(二)奇经八脉所属穴道及部位
1 任脉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正中线上行,过胸部、颈部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上至龈交经过面部,分行至两目下(图28、图29)。
任脉从会阴到承浆穴计24个大穴与督脉合为小周天,一天十二个时辰内练功都可以。现将其所属穴道详解如下
会阴穴在两阴之间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而且伤
82
者7日死。
曲骨穴在脐下5寸耻骨联合之上方。
中极穴在关元下1寸,脐54寸处。
关元穴在脐下3寸处为全身性强壮穴。
石门穴在脐下2寸处。
气海穴在脐下15寸处且申时勿被击打。
阴交穴在脐下1寸膀胱之上。
神关穴在脐之中央。
水分穴在脐上1寸下皖下1寸。
下皖穴在建里下1寸脐上2寸处。
建里穴在脐上3寸,中皖下1寸处。 -
中皖穴在脐上4寸,上皖下1寸处。
上皖穴在脐上5寸巨阙下1寸处。
巨阙穴在鸠尾下1寸处。
鸠尾穴在剑突下脐上7寸处。
中庭穴在膻中下1寸6分陷中。
玉堂穴在紫宫下1寸6分陷中。
华盖穴在胸骨正中线平第一肋间隙。 、
璇风穴在天突下1寸6分陷中。 一、
天突穴在结喉下2寸宛中为哑穴之一。
廉泉穴在外喉头上横纹中。
承浆穴在唇棱下陷中。
2 督脉
此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颈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支脉络肾贯心(图30、图31)
止痂止痂
止痂
止痂
庭百会
督脉从龈交穴到长强穴共计28个大穴与任脉相接为小周天一天十二个时辰内都可练功。现将其所属穴道详解如下
长强穴在觎骨尖端下5分处。
浏览85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