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短棍的起源有着艰难的足迹,主要是因为菲律宾棍术 的众多风格几乎与菲律宾群岛上的岛屿一样多——超过了七千 个!在这些岛屿上定居的民族主要来自印度、东南亚、中国和印 度尼西亚。
这些不同的民族及文化背景融合起来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继 承,产生了在格斗中使用刀剑、匕首及棍棒等各种武器的方法。 并形成了独特的打斗风格,并在国际武术界普及。当时有名的打 斗类型是印度尼西亚击剑术及今天在世界上众所周知的菲律宾短 棍。
当菲律宾被西班牙侵略时,菲律宾武士运用本国的棍术进行 小规模打斗。这种小规模打斗曾一度取得辉煌战绩。但后来被西 班牙征服后,便严令禁止此种技术的学习及训练,以抑制其传 播。不过这种技术并没有消失,它们被菲律宾人以各种方式秘密 的保存并传播下来。这些面相秀丽的菲律宾人,有时装束得像西 班牙士兵的穿着一样,穿戴着中世纪的盔甲;有时则以跳舞及模 仿打斗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传播,并将各种器械的打斗风格及特 征结合到小规模打斗中,后来就形成了现在的短棍技术。
在历史上,短棍技术结合了三种相关的技术:刀剑、匕首及 单双棍术。
在菲律宾短棍的技术训练中,有种简练有效的“流动”训练 方式。这种训练可使人在舒适的状态中,体会短棍的运动及个人 身体所遇到的最大打击力,达到身体与器械的协调统一,形成最 自然的打斗风格。
在菲律宾短棍的发展中,菲律宾短棍家雷明?普雷萨斯在这 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参悟了菲律宾的各个岛屿上各种有效 的棍术及其它技术的打斗原理及风格,并结合到他所研习的空手 道、柔道、合气道、自由搏击等打斗功夫中,使菲律宾短棍的技 术及理论体系更进一步完善。他现在美国成立了国际短棍联盟 (1AF),并将总部设在洛杉矶。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学生加好友丹 ?伊鲁山度(菲律宾人)对菲律宾短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融合 到自己的武学体系中,被武术界誉为“棍王。”李小龙亦因其而 受益,创立了截拳道短棍,使短棍技术更加闻名于世。
第二课短棍格斗基础
本章将向大家介绍短棍打斗的基础,包括短棍的握法,各种 打斗准备姿势及各种距离下的身体移动技巧,对这些内容的牢固 掌握,将会为我们以后的短棍训练及打斗带来很大的好处。在本 章所讲述的内容还未成为我们的自动反应之前,认真而不懈地学 习它们是很有必要的。所有这些均是实施技术前的基础,它们亦 能转化到其它的打斗功夫中。
我们在进行本章的学习及训练时,要清楚一点,任何事物均 是不断变化及发展的。同样,我们要以变化及发展的观点来看待 及分析武术中的打斗技术。就准备姿势而言,亦是根据实际状况 的需要而不断转成与其相适应的打斗姿势。
另外,本章还讲述了短棍对练礼节,这是菲律宾人在对练的 开始和结束阶段要进行的礼节。本章在此保持了菲律宾人的传统 方式。
浏览7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