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唯一,武当内家剑术名家。武当内家剑第9代传人。撰有《武当 剑术》1922。从其撰写的“武当丹派剑术系谱序”所载,张三丰传剑于 张松溪后列为丹派内家剑术第一代,前9代剑术传人均为单传,未能突 破门派的观念。然而到了第10代传人——李景林(1884?1931)之手, 才开始广收弟子,将这套剑术广为传播。
宋唯一,名德原,号启臣。辽宁锦州地区北镇县正安堡人。满族, 生于清咸丰十年(I860)。十五岁时,因祖母过世,其父结庐墓旁,守 孝三载。一日有道人来访,俗姓张,道号野鹤,河北省曲阳人氏。恰值 唯一在父身旁,父命拜之。道人问:“此为谁?"其父答:"此不肖生 也,性好武,不爱读书,屡戒不俊。”道人复云:“有文当有武备,似武 亦未可少也。吾有空中妙舞剑法,原系武当内家九派三乘也,吾习下乘 剑法,已传八人,再传汝已成九数也。宋唯一遂师事之,其自序中言: 十六岁立志练剑,昼夜攻习,寒暑无间,一年之久能使六尺之剑,形体 飘飘空作舞,后因事废学引为憾事。
后在奉天的“育字军”(清朝办在沈阳的学生军校)中任管带,与
? ? ? ? …? 流极**i
?李景林相识,因李聪颖武术基础好,宋对李单传了武当剑术。八国联军 :入侵中国,“育字军”解散,师徒从此各奔前程。
: 1922年因感湮没国粹,而抱病著书,同年,与其弟宋德朴(1881
;-1927)二人编著的《武当剑谱》一书完稿。曾先后在北京西单等地发 ;售,全书分三册为油印本。宋唯一的《武当剑谱》记述的均为习剑之基 ;础与剑决散式。
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后进行整训,李景林出任奉军整编第 ? 一师师长。部队移驻辽宁北镇县,下属的营长丁齐锐部驻正安堡,丁偕 :家属借住民房,发现主人宋唯一是剑侠,立即将此情报告师部。李景林 '得知自己少年时的老师就在眼前,真是喜从天降,立即带领身边的四大 '亲随弟子郭宪三、杨奎山、林志远及黄敬义到正安拜见并迎接老师。
: 李景林急不可待地将师傅宋唯一请到北镇县的师部,特办喜宴迎
:师接风。陪宴者有师军法处长蒋馨山、团长张宪及当地的绅士与商贾, :同庆师徒喜相逢,同庆祖孙三代喜相逢。
这次祖孙三代喜相逢,在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意义。
?其中有五个重要情节:
1 .在宴席上,宋唯一的情绪很高,大家就乘兴要他表演一个节目。 在盛情之下,他即兴表演,说了声“看好”,人就不见了,椅子也未动。 大家拍手叫好叫绝。坐在侧席的杨奎山等人,闻声后看到宋唯一全身 高高地贴在厅堂一侧墙上。复归坐后,大家问是什么功夫,宋唯一说: 这是“地行蛇”接“墙上挂图”。
2 .饭后,宋唯一坐在厅堂中间的椅子上品茶抽旱烟,大家在两边 正议论赞美席间的表演,突然眼前一闪,大家看宋唯一正在装旱烟,但 天井中荷花缸边上却植了一锅烟灰。大家又是惊叹又是叫绝,赞美他是 真正的“踏雪无痕宋唯一”。
3 .宋唯一审时度势,认为奉直间必定再度开战,李景林是做大事 者,要为他训练四十八位剑侠,组建一个特别队伍。但当时只有杨奎山 等人能施展轻功上房,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太少,无法实行。计划虽然作 罢,也可见宋唯一的雄才大略。
4 .为了弥补无法训练四十八位剑侠的遗憾,为了让爱徒李景林能
杰林剜€)
够完全继承剑法剑术,宋唯一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在1922年底前赶写 了中国历史以来唯一的一部稀世珍宝(武当剑谱》,加上早已写好的一 部《剑形八卦掌谱》,将两本手稿送给李景林,将一生的心血交给了李 景林。此举填补丁中国剑法的文字真空。
5 .在宋唯一的剑谱和言传身教下,李景林完全吸收了武当剑法的 精华和真谛,使他的剑法剑术造诣达到一生的巅峰。
此后,李景林在军务繁忙中挤时间继续向宋老师求教,宋唯一不但 倾心传授了他武当剑术精髓,还将自己所著的《武当剑谱》、《剑形八卦 掌谱》、《道家修道录》送给了李景林。3年后,李景林再次聘请宋唯一 到天津传授剑术,从而使李景林在武当剑术上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 1928年成立“中央国术馆”时,李景林出任副馆长,1930年,山东国 术馆创建以后,李景林大力普及推广根据武当剑单练套路创编的有实用 价值的多种对练剑法套路,如“武当对剑”、“活步对剑”、“散剑法” 等,对武当剑术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极量I
浏览1,0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