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右抱七星(搠)重心移于左 腿,右脚前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 扬,成右虚步,同时右掌以食指引导, 向上向外向前搠出,掌心斜向里,指 尖斜向上,拇指遥对鼻尖(正南),腕与 肩高;左掌前搠至拇指贴近右臂弯,掌 心斜向下,指尖斜向上,意在右掌心, 目视前方。(图5)
2 .弓步打挤 重心前移,成右弓 步,同时右小臂横搠于胸前,掌心向 里,指尖向左,左掌向前推,掌心贴右 脉门,食指对鼻尖(正南),右小臂撑平 圆,左小臂为立圆,意在左掌心,目视 前方。(图6)
3 .两掌回捋重心逐渐移于左 腿,随重心后移,腰向左转,胸向正东; 同时左掌前伸,掌心向下,指尖斜向 前,右掌前伸至极度,翻转掌心向下, 指尖斜向前,随腰动,左掌指尖向上 向左向后回捋,掌心向外,右掌随左 掌,指尖向上,掌心向外回捋,两掌间 隔距一小臂长,左掌捋至左胸左侧, 右掌捋至右胸左侧,意在左掌,目视 前方。(图7A、图7B)
4 .两掌下按重心不变,胸微内 涵,两掌下按至腹部,两掌掌心向下, 指尖向前,边按边向右转身,右掌至 右胯上方,左掌按至腹前,意在两掌, 目视右前方。(图8)
5 .采腕滚肘重心逐渐前移于 右腿,右脚尖里扣(正东),同时右掌向 右向前随小臂外旋变掌心向里至与 拇指遥对鼻尖,指尖斜向上。左掌采 腕微外旋,虎口贴近右肘尖,指尖向 右,意在左掌,目视前方。(图9)
6 .弓步斜例重心在右腿,左脚 向前出一步,脚跟着地(正东),成左虚 步(隅步),同时,右掌松沉下落于右膝 前方,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左掌掌心 向下,沿右小臂外侧向前舒伸至右腕 处,两腕交叉,左掌在下,右掌在上。 (图10A);弓左膝,成左弓步,同时左 掌心翻转向上,向左前方45度角捌 出,(东北)指尖斜向前,腕与肩高,右掌 心翻转向下,拇指贴近左肘弯,意在 左掌,,目视左前方。(图10B)
7 .托臂顶肘重心移于右腿,腰 右转,左掌带动左小臂屈肘向右松落 至右胸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右,右掌 回收至左小臂下,掌心松贴左小臂(托 臂),指尖向左,意在右掌,目视左前 方。(图UA)。重心移于左腿,成左弓 步(隅步),同时右掌托起左小臂,左肘 与肩成水平,向左前方顶出,至极度, 意在左肘尖,目视左前方。(图11B)
8 .采捋肩靠 步法不变,左掌向 前向左舒伸,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 掌随动沿左小臂下舒伸翻转,掌心向 下至正前方,指尖向前。(图12A)0两 掌向左后捋,左掌捋至左胯后方,掌 心向下,指尖斜向右,右掌捋至左胯 旁,掌心向下,指尖斜向左,胸向正北, 右肩打靠,意在右肩,目视左前方。 (图 12B)
注:
①弓步打挤是吴氏太极拳特 点,要斜中寓正,弓步时膝盖不超脚 尖,鼻尖不超膝盖,脚尖、膝盖、鼻尖 在一个平面上,前腿弓,后腿蹬,脊背 后撑。
②两掌回捋、采捋肘靠等均用 腰带动,转腰必先松胯。
③撅、挤、捋、按、采、捌、肘、靠 太极八法,在揽雀尾中完全是暗劲, 没有明显放劲动作,但合劲一出,内 劲即在其中。
④采腕滚肘后,两腕交叉翻掌 斜搠前,内含拧劲。转换重心和变劲 时,要轻灵柔化,切忌僵硬。
浏览7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