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全书


一、蹬脚|太极拳全书





杨式、吴式、孙式、武式都有转身蹬脚,陈式称“蹬一根”, 杨式原有“十字腿”早先时候为单摆腿动作,吴、武、孙、陈式中 有“十字摆莲”。这些都与分脚相类似,但摆腿轨迹不同,着力点 不同,主要区别是蹬脚力点在脚跟(图4-22)o






图4-22蹬脚



19. 栽捶



(1) 拳名释意



因拳从上而下运击,如同栽种植物,故名。



(2) 主要异同



陈式称“击地捶”,弓腿后一拳自上而下击出,拳面对地面, 吴式、杨式上体前俯,拳面对地下击,吴式、杨式另一手落于大腿 外侧,吴式另一手护于击出拳臂内侧近肘处。武式、孙式跟步下蹲 击拳(图4-23)。






(3) 作用功效



栽捶拳势基本用法有连续进击,敌倒地后仍追击之意,不同的 是有击步(践步),有上步以及左手动作不同。此动主练脊柱之力。



20. 打虎式



(1) 拳名释意



因采用打虎的姿态之意,而得名。



(2) 主要异同



陈式中有“打虎式”、“兽头势”、“护心捶”,二路中有“伏 虎”,伏虎动作,弓腿成弓步,右拳上举,至左额前,左拳下压, 杨式弓步一拳上举,一拳收到胸部,吴式成独立或虚步,上蕨动作 基本同杨式,武式为上下两拳心相对,孙式作披身伏虎,此动与披









图4-24打虎式



身动作连接,与其它几式动作有差别,两手握拳回环下拉(图4- 24) o



(3) 作用功效



打虎势,又称伏虎势,以双拳贯打为主要技法。拳势基本用法 相似,即双手被抓后或当对方打来拳时,转腰捋化其力后,令其跌 出或反击敌头部。此动主要锻炼腰、脊、膝、腿各部,练习脊力, 促进腿力发达。





浏览4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