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并自然站立,两脚并拢,目视前方(图1)。
提气,两手握拳贴 着身体向上提至胸部两 侧,拳心向上,两拳贴紧 身体,收腹挺胸(图2)。
上体动作与姿势不 变,气在胸部摒住,同时 两膝略弯曲而使重心下 降(图3)。
将两前脚掌转向外 侧,同时膝关节亦分开 转向外侧(图4)。
以两前脚掌为轴, 而将两脚后跟转向外侧, 同时将两膝内箝,重心 平均落于两脚上(图5)。
双拳变掌向体前插 下并前后交叉(左臂在 外),气贯指尖成“交叉 翦手”状,两臂略曲(图 6)o
双臂贴紧向里贴着 身体滚(翻)上,此时仍 目视前方(图7)。
两手继续外翻变成 两手心向上的“交叉摊 手”姿势(图8)。
图6
春 f 套
I 小
头
两手变拳并由胸前 位置往胸部两侧问收(图
9) 。
两手提拳呈“滚手” 式慢慢收至胸部两侧,完 成全套“开拳”动作(图
10) 。
接下来,左手握奉先 移向人体“中线”(守中), 准备向前攻出(图11)。
左拳径直向鼻子的 正前方打出左“日字冲 拳二但此时肩不可前送 (图 12)。
(图12T)为左“日字 冲拳”的侧面示范。
左臂仍占据“中线” (用中),手臂仍需伸直, 但左手应外转而变为手心 向上之“摊手”(图13)。
手掌由外向内进行 转圈,并先转至手心向着 自己的状态(图14)。
再将左手继续向外 旋转至手指朝向外侧的状 态(图15)。
等左手转完一圈时成 握拳姿势,而此时上体一
直保持不动的姿势(图 I6)o
左手握拳慢慢收I5!至 胸侧(拳心向上),并准备 打出右拳(图17)。
右拳先移向人体“中 线”,并准备向前方径直攻 出(图18)。
右拳应在呼气的同时 放松攻出,并仍沿“中线” 打出而呈“日字冲拳”(图 19)。
右臂仍占据“中线” (用中),手臂仍需伸直,但 右手应转为手心向上之 “摊手”(图20)。
手掌由前向后(由内 向外)转圈,而先转至手心 向着自己的状态(图21)。
再将右手继续向外旋 转至手指朝向外侧的状态 (图 22)。
等右手转完一圈时成 握拳姿势,而此时上体一 直保持不动(图23)。
右手握拳慢慢收回至 胸侧,并准备打出下一个 “左摊手”的动作(图24)。
囹21
I 路 I 小
头
春套I!春套I!之头之头
春
套
I!
春
套
I!
之
头
之
头
左拳变掌,手心向上, 准备向前以“摊手”动作 攻出(图25)。
左掌沿“中线”向前 慢慢伸出,直至左掌向前 伸至肘部离身体约有一拳 的距离为止(图26)。
将手掌慢慢由前向后 (由内向外)进行旋转,即 以手腕为中心转向自己, 使手心朝向胸部(图27)。
使左掌继续向外旋转, 并慢慢转至手心向下(向 外)的状态(图28)。
将左掌继续饶圈旋转 至手指朝上的“护手”为 止,当然“护手”仍需占 据“中线“(图29)。
左掌呈立掌状态收回 至胸前,但不应贴在胸上, 应与胸部相隔约一拳的距 离(图30)。
将立着的“护手”变 成勾状之“勾手”,此时手 心对着胸部,手臂仍占据 “中线”(图31)。
图34图34图36图36, ? 图 39, ? 图 39图37图37
图34
图34
图36
图36
, ? 图 39
, ? 图 39
图37
图37
使左腕部与左手背朝 向前方并慢慢用力向前推 出,此时左手臂仍需占据 “中线”(图32)。
左掌慢慢由前向后(由 内向外)进行旋转,使手先 对向胸部再慢慢向下过渡 (图 33)。
当左掌刚好转完一圈 时,恰好成立掌,此时左臂 仍应占据“中线”(图34)。
左掌由立掌状态慢慢 收回至胸前,且与胸部相 隔约一拳的距离(图35)。
再将左掌变成“勾手” 并慢慢向前推出,直至向 前推至左肘离胸部约一拳 的距离为止(图36)。
接下来将左手慢慢由 前向后(由内向外)进行旋 转,使手心先对向胸部再 慢慢向下过渡(图37)。
当左掌刚好转完一圈 时,恰好成立掌(图38)。
将左掌收回胸前且隔 一拳的距离,上述过程共 做了三个“伏手”动作,俗 称“一摊三伏手”(图39)。
将左掌迅速拍(推) 向右肩位置成“拍掌”,但 不可超过右肩,手心朝向 右方(图40)。
(图40-1)为左“拍 掌”之侧面示范。
随后左掌拉回胸前 “中线”处,并使掌心朝向 前方,准备攻出(图41)。
将左掌沿“中线”位 置果断打向前方成“正 掌”,并直至打至“臂直” 状态(图42)。
(图42-1)为左“正 掌”之侧面示范。
将左掌上翻并摊平, 也就是将掌心由内向外转 至手心之“摊手”状态(图 43)。
接下来再次使左掌由 前向后(由内向外)进行 旋转,此时手臂是伸直的 (图 44)。
逐渐将左掌旋转过渡 到手心斜向下的状态(图 45)0
当左掌刚好转完一圈 时,将左掌变为拳(图 46)o
将左拳收回至胸侧, 同时换气(图47)。
右拳变掌,手心向 上,准备以“摊手”动作 攻出(图48).
右掌沿“中线”向前 伸出,直至肘部离身体约 有一拳距离为止,此时右 手呈“摊手”姿势(图49)。
将手掌慢慢由前向后 (由内向外)进行旋转,即 以手腕为中心转向自己, 使手心朝向胸部(图50)。
使右掌继续旋转,并 慢慢转至手心向下的状态 (图 51)。
将右掌继续饶圈转至 手指向上的“护手”为止, 并同时占据“中线“(图 52)。
右掌呈立掌状态收回 至胸前,但应与胸部相隔 约一拳的距离(图53)。
将立着的“护手”变成 “勾手”,此时手心对着胸
春
事
套
a
部(图54)。
使右腕部朝向前方并 慢慢用力向前推出,此时 右手臂须占据“中线”(图 55)o
右掌慢慢由前向后 (由内向外)进行旋转,使
之
头
手先对向胸部再慢慢向下 过渡(图56)。
当右掌刚好转完一圈 时,恰好成“立掌”,此时 右臂仍需占据“中线”(图
57) 。
右掌由“立掌”状态 慢慢收回至胸前,且与胸 部相隔约一拳的距离(图
58) 。
再次将右掌变成“勾 手”并慢慢用力向前推出 (图 59)。
直至将右手向前推至 右肘离胸部约一拳的距离 为止,并使右臂仍占据 “中线”(图60)。
再次将右掌由前向后 (由内向外)进行旋转,使 手心先对向胸部再慢慢向 下过渡(图61)。
1IR1IR
1
I
R
1
I
R
当右掌刚好转完一圈 时,恰好成立掌(图62)。
将右掌收回胸前,上 述过程也做了三个“伏 手”动作,亦即“一摊三 伏手”之右手动作(图 63)O
将右掌迅速拍向左肩 位置成“拍掌”,但不可超 过左肩,手心朝向左方, 此时仍目视前方(图64)。
(图64T)为右“拍掌” 之侧面示范。
随后右掌拉回胸前 “中线”处,并使掌心朝向 前方(图65)。
将右掌沿“中线”位 置果断(放松)打向前方, 并直至打至“臂直”状态 (图 66)。
将右掌上翻并摊平, 也就将掌心由内向外转至 手心之“摊手”状态(图 67)。
接下来再次使右掌由 前向后(由内向外)进行 旋转,此时手臂仍是伸直 的(图68)。
逐渐将右掌旋转过渡 到手心斜向下的状态(图
69) 。
当右掌刚好转完一圈 时,可将右掌变为拳(图
70) o
将右拳收回至胸侧, 一同时换气(图71)。
左拳变掌(右手不 动),但左肘不得展开(图
72) 。
将左掌转为手心向
I下,并放松打向下方(图
73) 。
1
并在手臂打直的瞬间
才将力果断发出,亦即 “寸劲”(图74)。
接下来将右拳也变为 掌,准备向下打下来(图 75)。
将右掌转为手心向 下,并放松打下(图76)。
并同样在臂打直的瞬 间才将“寸劲”果断发出, 也同样是以掌根发力(图 77)O
N - 博春季套Is—小念头N - 博春季套Is—小念头
N - 博春季套Is—小念头
N - 博春季套Is—小念头
将左右两掌同时上 提至臀部上方,掌心向 后,肘部是后收而非外展 (图 78)。
两掌同时以掌根发 力向后(下)方果断的打 出,使两臂成伸直状态 (图 79)。
(图79-1)为上一动 作的侧面示范。
接下来再将两掌向 前收至腹前位置,使两掌 心朝向前(斜)下方(图 80)。
两手掌边向前下方 攻击边内转手腕,并逐渐 转至手指向上的状态(图 81)o
双掌果断、轻快地向 前下方击出至臂直状态 (仍要用“寸劲”),此时 仍目视前方(图82)。
(图82-1)为上一动 作的侧面示范,从图中可 以看到身体是在极稳固 的状态下做动作的。
将双掌同时向上提 起,并向两侧展开,也就 是以“手刀”向后击成,拂 手”状态(图83)。
两臂向前折回至胸 前,但此时是左臂在上, 右臂在下(图84)。
将两手刀再次迅速、 稳妥地击向两侧,使两臂 与地面平行,并且向后仍 不得超过肩部(图85)。
两臂向前折回至胸 前,但此时是右臂在上, 左臂在下(图86)。
两臂先向内收并贴着 身体向上翻(滚)出,至 两手心朝上的状态(图 87)O
两手转为“枕手”并 轻快地下击,此时肘部离 身体约10厘米,两手心基 本上是斜对着的(图88)。
两肘在原位置不动, 而使两手腕向外转为手心 向上之“双摊手”动作(图 89)。
(图89-1)为“双摊 手”动作的侧面示范。
图88
图91图91IRIR春¥S R春¥S R
图91
图91
IR
IR
春
¥
S R
春
¥
S R
两掌同时向内转为 手心向下之“阴掌”状态, 并将两掌果断下击,此时 肘离身体约10厘米(图 90)o
双掌同时以“标指” 向前方果断攻出,并在手 臂打直的瞬间才将劲力 及时发出(图91)。
(图91-1)为“双标 指”动作的侧面示范。
接下来在肘部不弯 曲的情况下,以两掌根快 速下击,将掌根打至腹前 成“双按掌“的状态(图 92)0
(图92T)为“双按 掌”动作的侧面示范。
两臂仍然伸直,将两 掌变成“勾手”并以勾背 果断上击,高度与肩平, 此为“双提手”(图93)。
(图93-1)为“双提 手”的侧面示范,此时重 心仍没有丝毫摇动。
两手继续由内向外 旋转,并转为掌心斜向前 的姿势(图94)。
两手握拳,此时手臂 仍处于伸直的状态(图 95)。
将两拳慢慢向胸部 两侧回收(图96)。
两拳收回到胸部两 侧而恢复基本的站立(准 备)姿势(图97)。
左拳变掌,并转为 “立掌”,准备出击(图 98)O
左掌快速拍向右肩 前,但不可超过右肩,掌 心朝向右方(图99)。
左掌收回并置于胸 前“中线”,但此时是转 为掌心向前及手指斜向 左方的“侧掌“动作(图 100)o
左掌随呼气动作果 断向前径直击出,并打至 臂直状态,此时手指仍朝 向左方(图ioi)o
(图101-1)为左“侧 掌”动作的侧面示范。
tt春拳套is —小食头tt春拳套is —小食头
tt春拳套is —小食头
tt春拳套is —小食头
将左掌由前向后(由 内向外)进行旋转,并转 为手心高上之“摊手”状 态(图102)。
左掌再由前向后(由 内向外)进行旋转,即先 转向胸部再向外转(图 103)o
当左掌向外转至一 周时,便需握拳(图104)。
将左拳收回至胸侧, 并准备攻出右掌(图 105 )□
右拳变掌,并转为 “立掌”,准备出击(图 106)o
右掌快速拍向左肩 前,但不可超过左肩,掌 心朝向左方(图107)。
右掌收回并置于胸 前“中线”,此时是转为掌 心向前及手指斜向右方 的状态(图108)。
右掌随呼气动作果 断向前径直击出成“侧 掌”,并打至臂直状态,此 时手指仍朝向右方(图 109)o
114114
114
114
(图109-1)为右“侧 掌”动作的侧面示范。
将右掌按向外旋 转,并转为手心向上之 “摊手”状态(图110)。
右掌由前向后(由 内向外)进行旋转(图 lll)o
当转至一周时,便 需握拳(图112)o
将右拳收回至胸 侧,并换气,准备攻出左 掌(图113)。
左拳变掌(掌心向 上),并沿“中线”向正 前方伸出(图H4)o
将左掌向前伸至肘 部距离身体约一拳的距 离,此时手心仍向上呈 “摊手”(图115)。
肘部不动,而将前 臂向下沉(击)下,此时 手臂仍在中线上(图 116)。
左手臂继续下击, 使左掌挡护干下腹部 (图 117)。
附一?春拳套KTI小念夹附一?春拳套KTI小念夹图123图123
附一?春拳套KTI小念夹
附一?春拳套KTI小念夹
图123
图123
将左手掌继续向左 下方(外侧)括出成“括 手”,此时手心斜向下,手 臂略屈(图118)。
将左掌向里、向上旋 转,直至转为手心向上之 “摊手”状态为止(图
119) o
将左掌由前向后(由 内向外)进行旋转,此时 身体及右手均不动(图
120) 。
将左掌继续向外旋 转,当转至接近一周时, 也就是当手指朝向左侧 时便停住(图121)。
左掌快速沿“中线” 向正前方果断打出呈“横 (侧)掌”,至臂直状态, 并注意用“寸劲”(图 122)O
接下来再次将左掌 转为手心上之“摊手”状 态(图123)。
将左掌由前向后(由 内向外)进行旋转,此时 整个手臂是直的(图 124)o
图128
当左掌旋转接近一 周时,便须握拳,并准备 收同(图125)O
将左拳慢慢收回至 胸侧,并准备攻出右掌 (图 126)O
右拳变掌(掌心向 上),并沿“中线”向正 前方伸出(图127)。
将右掌向前伸至肘 部距离身体约一拳的距 离,此时手心仍向上呈 “摊手”(图128)。
肘部不动,而将前 臂向下沉(击)下,此时 手臂仍在中线上(图 129)。
右手臂继续下击, 使右掌挡护于下腹部 图 130)。
将右手掌继续向右 下方(外侧)括出成“括 手”,此时手心斜向下, 手臂略屈(图131)。
将右掌向里、向上 旋转,直至转为手心之 “摊手”状态为止(图 132)o
浏览4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