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1:左脚尖里扣45度踏实,坐实左腿,身体渐渐左转; 右脚提起,落于左脚前一步,以脚跟着地,脚尖自然微翘,右膝 微弓,成右虚步。在转体时,右吊手仍变掌,与左掌分别自左右 坠肘,并随着向前合拢,右掌在前、高与眉齐,掌心朝左;左掌 在后,高与胸齐,掌心朝右,正对右肘关节,眼神通过右掌向前 平视,成提手势(图23-24)o
动作2:腰微左转,左胯根(股骨头关节)微内收,右脚提 起。同时,左肘向左后撤,边撤边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右掌也 同时随转体自前而下向左前弧形移于左手下侧,边移边臂外旋使
掌心翻朝上。眼神稍顾左肘后撤,即转向前平视(图25~26)。
图25 图26
动作3:右脚向前仍于原地落下,先以脚跟着地,腰渐渐左 转,右脚尖以脚跟为轴渐渐里扣踏实,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右腿, 右腿屈膝下蹲坐实。在上步转腰的同时,右臂向前挤出,边挤边 带肩靠,左掌附于右小臂里侧随右臂前挤。眼先随右臂前挤,即 渐渐移视右掌(图27)。
图27
[要点]
(1) 此势为一个组合势,它是由“右手琵琶势”和“提手 势”两势组合而成。动作1为“右手挥琵琶势”,动作2、动作3 为“提手势”。
(2) 动作1与第8势“手挥琵琶” 一势要点相同,唯左右相 反0
(3) 动作2、动作3为“提手势”,要求左掌下按,右小臂 上提形成一个合劲,一按一提要做地协调一致。
(4) 由动作1向动作2、动作3过渡时,由于左胯根内收, 左腿要有继续微微下蹲的动作。在右手上提的同时须有靠的意 思,但不可耸肩。身要正直,不可前俯。
第6势白鹤亮翅
腰微右转,使重心全部落于右腿。左脚稍提起,移至右脚
前,脚尖朝前轻轻点地,膝微弓。随着左脚点地,身体向左微 转,使身体朝正东。同时,右掌向前上弧形提起,边提边臂内 旋,使掌心翻向前停于右额前上侧。左掌同时弧形下落于左胯旁 前,掌心朝下,指尖向前。眼神顾及两掌上下分开,随即向前平 视(图28)。
图28
[要点]
(1) 由“提手上势”过渡到“白鹤亮翅”时,要有向上的气 势,但右腿仍要下坐,要拔腰,这样就有上下对拉,身体拔长的 感觉。但要注意不可形成挺腹。顶劲上领,精神就提得起;沉气 落胯,下体就稳重。左脚尖要虚点地面,不可用来支撑身体。
Q) “白鹤亮翅”定势时,左小臂微抬,手臂微屈呈弧形, 肘尖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夹肋,自然松沉。
浏览9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