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年县,笔者采访了其他一些武式太极拳传人,问 及武式太极拳的练功时间问题,一般都说早晚各练20分 钟左右。笔者对此产生了一些疑问,因为笔者采访其他流 派一些太极拳名家时,他们提出要想长功夫,每次练拳必 须要练2至3小时以上。带着这一疑问,笔者请姚继祖谈 谈他的练功情况。
他说,青年和壮年时,也曾有每次练拳几小时的,但 武式太极拳的练功方法与其他派的太极拳有不同的地 方。“我现在早晚各走一两趟架子,这是固定的。平时练单 式,武式太极拳强调行止坐卧都练功,很难用时间多少来 说明问题。”
他讲述了行止坐卧练功的情况。
比如走路,要提顷、吊裆、含胸拔背,松腰胯,按太极 拳的各种身法要求行走,这也就等于练了拳。
坐时,要端正,尾闾要中正等,这就练了功。
睡也能练功。武式太极拳有睡练的功法,睡时以意行 气,神意守牵,气行周身,这是无形无象,看不出什么架式 的,但内中已练了功。
在他接受笔者采访的时间内,我见他始终平正地端 坐在床上或床沿上没有东歪西斜的体态,这也许就是他 长期行止坐卧练功养成的习惯。
太极圈转,周流不息,武式传人,代有人出。笔者相 信,在太极百花园中,武式太极拳这朵花今后幵放得会更 加灿烂。
(:采访于1990年至1991年)
--记乔松茂
1990年5月,我到河北永年县采访杨式太极拳和武 式太极拳的后人,经人介绍与乔松茂相识,在这次采访和 以后的交往中,我了解到,他诚心求艺得武式太极拳真传 和苦练拳艺方面在青年一代中可说是少见的。
诚心求艺
乔松茂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现在邯郸地区工作。他 从小体弱多病,父母备加怜爱,就叫他从师学拳。9岁时, 乔松茂跟舅父张惠侠(字汉杰)学拳。乔松茂的父母均是 黄埔军校学生,张汉杰是原南京国术馆的毕业生,后在黄 埔军校当国术教官,张汉杰曾救过周恩来,在武术方面有 很深的造诣,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传授给乔松茂的是少林 拳、通臂拳、黑虎拳、六合拳等。练拳使乔松茂的体格渐渐
变结实了。读完中学后,乔松茂于1971年到邯郸县插队,
150
后安排到县中药门市部当司药,到县电影公司和地区礼 堂当放映员。1984年,乔松茂调到邯郸地区科技情报所。 虽然工作多变,但从没有影响乔松茂的学拳练拳。
插队后,他一面继续练拳,一面寻师访友。邯郸市有 一位拳师叫米孟久,见乔松茂这样痴迷武术,便对他说: “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叫李锦藩,会武式太极拳,你如果喜 欢,可以跟他学。”米孟久把李锦藩的情况^告诉了乔 松茂。李锦藩是武式太极掌第二代传人李亦畲的族曾孙, 从小得到李亦畲之子李逊之的传授,是李家拳艺的一位 代表人物,于1953年和1957年分别被错定为现行反革命 和右派,虽然他一直不断地电诉,但当时还未得到改正, 一直受着不公正的待遇。他原是数学教师,后被临时安排 在一个单位当守门的值勤人员,生活很艰难,很少有人与 他交往。乔松茂与李锦藩一见面,非常投缘。乔松茂十分 同情李锦藩的处境,李锦藩也了解了乔松茂的身世。乔松 茂提出要拜师学艺,李锦藩表示愿意将拳教给他。1972 年,乔松茂开始学武式太极拳,每天下班后,乔松茂即到 李锦藩处,李锦藩-招一式地教他。由于李锦藩的处境不 好,加上当时的政治气候,人们学拳还不是很公开的,李 锦藩也未教其他人。
乔松茂一面学拳,在经济上周济老师;一面四方奔 走,向有关部门反映李锦藩的客观情况。到1980年,政治 环境有了变化,经过乔松茂的努力,有关方面对李锦藩过 去的情况逬行了认真审核,摘掉了李锦藩头上的“反笮 命”、“在派”两顶帽子,李铞藩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李锦藩对乔松茂为此亊所作的努力很感激,师徒情谊越 来越深。
李锦藩的政治问题改上后不久即退休回老家水年广 府镇居住,临行前,李锦藩对乔松茂说:“武式太极拳,我 都教给你了,就看你自己练了。”乔松茂说:“以后我每周 周末到您家一次,继续学拳和聆听您的教诲。”在李锦藩 退休的十年屮,乔松茂几乎每个星期六下班后都骑著0 行车到广府镇向老师学拳。邯郸市离广府镇有6(3多华 里,要骑行两个钟头。每次在老师家学拳一天两夜,星期 一早上再骑车赶回邯郸市上班。李锦藩见乔松茂如此地 诚心诚意,很受感动,晚上常常教他到凌晨。李锦藩没有 儿子,就把他当儿子待。
这样,乔松茂学了两年,一天,李锦藩说:“武式太极 拳,我都教给你了,以后你就不要来了。”乔松茂说:“你教 我拳是我的师傅,你教完了,还是我的师傅,我来一是学 拳,二也是来探望和侍候你。”
李锦藩被乔松茂一如既往的真诚感动了,他找到李 逊之的儿子、本家叔叔李泽堂,讲了乔松茂多年来学拳的 情形,认为孺子可教,并征求李泽堂的意见,对乔松茂的 拳艺要传授到什么程度。由于历史和门派的原因,李家拳 艺是不轻易外传的。李泽堂说,先教他五成功夫吧。”李 锦藩遵照叔叔的意见,对乔松茂的学拳增加了新的内容。 乔松茂一学又是三年,他觉得这三年的学拳效果比过去 有了很大的提高。
1985年,李锦藩又对乔松茂说:“武式太极拳,我已教
嚤
完了,你的I:作忙,社会活动多,孩^又小,今后就不要来 广。”乔松茂说:“您教我拳已十多年了,我离不幵您,就是 不学拳,我也要来侍候您。”乔松茂照样周末来老师家,继 续诚心求艺,并多方照顾、关心老师。
经过十多年的相处,李锦藩深深地了解了乔松茂。俗 话说,徒弟找老师难,老师择徒也不易。李锦藩觉得应该 继续将拳艺授给乔松茂。他又找到李泽堂商量,李泽堂召 集李氏家族有关人员幵会,决定将武式太极拳的七成功 夫教给乔松茂。李锦藩对乔松茂的学拳又增加了新的内 容。一晃又过了两年,乔松茂照样诚心诚意,孜孜不倦地 学拳,对老师更加敬電。李锦藩第三次找到李泽堂,李泽 堂又召幵了李氏家族会议。李锦藩说:“李家的拳是先辈 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很少传外姓人,原因之一是未选择到 合适的人,如今乔松茂这样诚心学艺,可以将应传的东西 全部传给他。不能让拳艺到我们这一代绝传,如果在我们 这一代绝传,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经过认真讨论,决定 将李家家传的武式太极拳全部要领、要求传给乔松茂,要 求乔松茂做到如果今后李氏家族的人要学拳,他不要保 守,要将全部的东西教给李氏家族的人。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李锦藩郑重地将李氏家族的意 见告诉乔松茂,乔松茂听了,非常感动,当即向老师保证, 坚决按李氏家族的意见办。就在这一天晚上,李锦藩和# 松茂彻夜未眠,李锦藩将武式太极拳的关键要诀^传 给了乔松茂,并亲自示范给乔松茂看,李锦藩说,该传的 东西都传给你了,我不是历史的罪人了,今后你能不能传 下去是你的事『。虽然真东西传给你了,但是你能不能练 到身上,用到你的身上,要靠你自己悉心体认,默识揣摩 了,这得花大量的心血,光理论上慷还不行,要运用到自 己的身上,这才是真正的功夫。”乔松茂见老师这样语重 心长,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对老师说,您放心,我今 生今世无别的追求,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一定把李家 传的拳好好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不仅在国内,而且在 国外也要发扬光大。”
李锦藩因协助乔松茂筹备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 会的工作,积劳成疾,于1991年8月2日去世,去世前,他 把自己得到的上辈李家先人传授的练功要诀、心得体会 及李家所传的拳械文稿一起交由乔松茂保存,并写下遗 书,说乔松茂是他的接班人,是李家武式太极拳的传人。
浏览1,0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