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捶是形意拳散招六捶中唯一不单独使用的招法,它 往往和攻心肘配合使用,而且总是先发攻心肘,后变迎面捶重 击对方面门。迎面捶既是形意拳的典型用法之一.也是充分体 现中国武术特点的高招之一。我们知道,拳击的出拳速度是非 常快的,倘若以单拳出击的速度来比较,拳击可能快于中国武 术。然而.拳击的特点是每击出一拳总要收回后再次发拳,而 迎面捶则是一肘击出,并不收回,以肘尖内假想支点,突然翻 拳,用拳背砸击对方面门。显然,由于攻心肘不论击中与否,都 离对方很近,在这种近距离条件下翻拳砸击,不仅容易命中, 而且出拳时间会大大短于拳击,从而显示出中国武术的优点。 上手使用迎面捶,拳肘并用,既出手隐蔽,又拳势猛烈,对方往 往猝不及防。最便宜而又有效的防御方法只能是捧肘之右掌 迅速上拙对方以肘变拳之左腕,以解劈砸面门之危。动作示范 见〈图 475、476)。
图475图475图476图476
图475
图475
图476
图476
6.上手青龙出水 下手勾隹手(下)
上手因左腕被对方期格,迎面捶难以寡卞,同时后手前距 对方相对较远,直接发招对方较易防御,因此就需要借助身法 的掩护,再行进攻.这里采用的青龙出水就是运用形意攀的 ‘船形手”,以左拳左右虚晃,带动身形向左侧闪进,同时后手 (右拳)乘势拧动腰胯,挥拳冲击对方右肋。下手仍用勾挂手, 双皆齐挥.拦截对方右拳?这里的勾挂手同上边的勾挂手使用 方法、动作原理、勾挂赛点基本一样。只是上边的勾挂手手骨 上挥,这里的勾挂手手臂下挥。动作示范见(图477、图478)。
7 .上手贯耳捐下手侧撞
贯耳捶无论从动作分析还是从发拳劲道看,都与拳击中 的勾举相似.是形意徐进攻招法中最厉害者之一。上手的右 拳被对方勾挂,则迅疾打出左贯耳捶,重击对方右太阳穴。值 得强调的是,上手育龙出水式打出的右拳.和贯耳捶打出的左 拳不仅在实战中要连续运用,就是在套路对操中也须做到同
? 236 ?
步进行.这是因为,一来对操时一定要树立实战意识,而实战 时只有左右两拳上下翻打,才能击中对方。二是青龙出水式是 借“始形手”的手晃身移发拳的,这种晃移必须是左右动作,而 只有借助左右晃移才能做到出拳隐蔽,发力骤猛。由于晃移至 少是左右一个周期,因此至少左拳右拳同时出击一次。上手打 出左贯耳捶,下手回报以侧捶,可谓以毒攻毒。侧捶是最具形 意拳特征的进攻招法。是十二形中马形的具体运用.其特点 是出击拳拳眼向下,因此也叫栽捶。当对方用左贯耳捶打来 时,下手头部迅速后仰,同时右骨挥起成拳,以防备对方贯耳 捶「左拳拳眼向下刺击对方咽喉。之所以采用拳眼向下的拳 势,旨在使拳法落点多变,令对方防不胜防。譬如发侧捶刺击 对方咽喉,对方或侧身、或后仰、或手格,则迅疾将拳下滑或击 对方胸助,或击对方裆部。动作示范见(图479.480)o
8 .上手侧扫撩裆脚下手碓式拿
形意拳散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同一招法相还。上手
? 237 ,
图479图479图480图480
图479
图479
图480
图480
见对方打出侧捶,则也以侧捶还击.打出右侧捶,刺击对方咽 喉。需要论说的是,这一招是相当精采的实战招法,鲜明地标 示了手、眼、身、步高度协调的中国武术散打特点。在阻防对打 来的左侧捶时,不是采用通常的那种右手格拦,左举还缶的办 法,而是以身法为先导,在向左闪避中躲开方左侧捶,同时发 右侧捶紧擦对方左手臂打出。这样J方面可以起到双重防御 对方左侧捶的作用,以防止身法闪避不及而出现的防守漏洞; 另一方面,这种用同一侧手连防带打,确实神出鬼没防守有 效,反击命中率也高。同时,伴随着右侧捶的击出,右脚借势踢 出,撩击对方裆部。这样,就是对方身形及时后闪,躲开右侧 捶,由于腿长的优势,这一撩裆脚也很难再防备了。下手面对 对方掌脚齐来的局面,迅疾前步后微,与对方拉开距离.这时 对方的右侧搔不解自破,无须理会。而撩裆脚由于腿长的优 势,仍能有效地发挥威力。因此,下手借步子后撤之势,迅疾出 右掌或右拳砸击对方脚面。这一招称砸式掌,但一般在实战中 多用拳,所以将其也列为形意拳散招六捶中的一捶。它的劲道
用法完全同形意拳著名套路《闸势捶》中左、右闸式,其蓄劲犹 若关闭水闸,全身运劲。动作示范见(图481、482)。
浏览4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