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成长是从生理成熟、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形成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也和自我 意识的发展是同步的。然而,生理成熟过程是不平衡的:在社会化方面,少年在家庭、 学校、运动场、社会上比过去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成人活动,然而,活动的范围仍很有 限;在个性方面,以自我评价为中心,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倾向、道德品质和性格特 点,但尚未定型。因此,自我意识发展中也就充满了心理矛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由于成人感的产生、学习和训练条件的变化,以及集 体生活的要求,促进了少年运动员独立性的发展,他们也极欲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对 他们的控制,成为独立的个体。国外有位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心理上的’断乳’”。然 而,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相对还比较低,在许多情况下还不得不依赖于成 人,这样就引起了他们精神上的混乱和不安。由于柔道比赛是一对一的个人比赛项目, 相对来说,比赛中对运动员的独立性、主动性等心理品质要求更高,尽快尽早地缓解和 化解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对于少年柔道运动员个性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 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与独立性发展的同时,少年的自尊心也迅速发展起 来。如果成人仍然认为他们是小孩子,过多的责备,过分的批评,都会使他们感到难 堪。他们争强好胜,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又惧怕失败,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产 生自卑感。所以他们常常自我扩大,又常常自我萎缩,这两种情况交替产生。如有的少 年运动员竞赛获胜就忘乎所以,竞赛失败则灰心丧气。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平时教学和训 练中,给运动员设置的奋斗目标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现实的、合理的目标,特别是在 他们面临挫折时仍能看到希望和前途。同时教练员可以运用“归因论”帮助运动员分析 比赛成败中能力、运气、努力和任务难度这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 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由于成人感,他们要求独立的愿望很强烈,所以他们 往往故意反抗成人以求得自己的独立,确认自己是青年人或成人,这就是所谓的“逆反 心理”。他们的反抗,更多的是以潜在的形式出现,如采取不关心、无所谓的态度,对 于成人的安排不表示态度等。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又有依赖性,所以有时 也会屈从,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应当指出,少年期的这种反抗,并不都是消极的,在一 定意义上说,可以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成熟。但解决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关键是提高 少年柔道运动员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教师和教练员对这个时期的运动员教育方式应多 说服而不是“压服”。
- 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矛盾。少年富于理想,他们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 雄人物、社会名流或体育明星作为自己“认同”的榜样。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幻想 着成名成家,但由于现实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矛盾会尖锐 地摆在他们面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少年期和其后的青年初期属于人格发展 的第五个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着所谓“认同危机”,即摆在个体面前的危机是统一的自 我还是一个混乱的自我,也就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内在连续 性,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或事物的同一性。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少年运动员进行正确的理 想教育、激发其积极参加柔道训练的兴趣和动机与调整他们的抱负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 少年运动员智力活动特点
少年运动员感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视觉和听觉敏锐度甚至超过成人,知觉 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目的性均有较大提高,肌肉的感受性、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能力有 了新的发展。这些方面为提高柔道训练水平提供了生理心理基础。
注意品质显著改善,稳定性提高,能较长时间地指向和集中于特定事物,但兴趣仍在 维持稳定性方面起很大作用。注意范围有所扩大,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提高,但仍有部分 少年注意稳定性、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差。教练员应根据少年运动员每个人注意品质的不同 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训练措施,结合柔道运动专项的特点培养和改善他们的注意力。
少年期记忆和思维有了很大发展。有意识记和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 性、批判性有显著发展,但还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少年由于知识经验的增加,开 始能理解事物的一些复杂关系,如因果关系、矛盾关系、主从关系、可逆关系等,他们 不满足于对事物或现象的一般解释,喜欢怀疑、追问和争论,对成年人或书本上的见 解,常常提出不同看法。这是少年期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经 验毕竟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 片面性和表面性,有时还过分自信。例如,他们喜欢用“最” “特别” “绝对”之类的 词来强调事物的一面,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有时表现出过多责人,而较少律己。因 此,教练员既要尊重他们,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又要正面引导, 进行说服教育,克服他们思维的片面性、绝对化和表面看问题的缺点,把他们的抽象思 维能力引向更高的阶段。
(三) 少年期情感的特点
少年随着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他们有选择的情绪反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仍然 摆脱不了幼稚性。主要特点有:
- 情绪和情感体验丰富、强烈,表现鲜明、生动
他们常因一点小事,或者高兴、振奋,或者动怒、泄气,而且常有明显的外部表 现。其原因可能是由于:(1)身体的变化而产生的心身不平衡,(2)自我意识的发展 同社会现实的矛盾。
- 情绪表现并不全是外露的
虽然他们的情绪常常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比起儿童来,他们的情绪开始带有内隐 的、文饰的、曲折的性质。这是控制、调节自己情绪能力提高的表现。
- 情绪的延续性增强
他们不再有破涕为笑的现象,他们会更多地出现时间延续较长的心境。如一个平时 爱说爱唱的少年运动员,一次竞赛失利,会几天都沉闷不理人。
- 友谊盛、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高级情感开始发展起来
这些高级情感对于少年的社会化进程的个性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少年运动员生活在 集体中,友谊感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友谊感增强可以使个体体验到生活的丰 富多彩,对于减低焦虑、增进心理健康也大有好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和发 展,表明少年运动员开始意识到个人所从事的体育运动工作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作为 一名运动员刻苦训练、争取优异成绩是自己对祖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集体和祖国 的荣誉,必要时可以放弃和牺牲个人的利益,自己也就获得了最高的社会价值,并从中 体验到自豪、幸福、愉快等积极的情感。少年的这些高级情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相对来说还显得狭隘和肤浅,还需要教育者积极地正确引 导。如友谊感若不正确引导,也可能会“变形”为“江湖义气”,甚至拉小圈子,互相 包庇,与集体闹独立性。
(四) 少年期意志的特点
- 由依赖性、受暗示性向独立性、自觉性发展
刚进入少年期的个体,依赖性和受暗示性仍然存在,常需要外部的监督才能完成某 项任务。以后,由于教学和训练的任务与教育者的要求,他们逐渐能够自觉地确定行动 目的,制定实施计划,主动安排时间,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 由冲动性、盲目性向自制性、果断性发展
少年初期在活动中常常带有冲动性和草率性。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和力量,他们常 常故意做出与众不同的冒险的举动。他们把无知盲动当成大胆,把粗暴鲁莽视为勇敢。 而在良好的教育下,他们逐渐能够按照一定的观点和原则,经过慎重思考,比较理智、 果断地处理问题,逐渐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总之,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心理发展中的半幼稚、半成 熟的时期,是各种心理矛盾冲突较大的时期。因此,对少年运动员的教育与培养,必须 考虑到他们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特点,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有目的、有计划 地引导他们顺利地向成熟发展。
小结:
本讲分两部分介绍了儿童、少年期心理发展和柔道运动,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 有关的知识。本讲的重点是了解少年柔道运动员心理活动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为 教练员对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和管理提供心理科学依据,所谓“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即是这个道理。
思考题:
浏览5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