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拳之一。属螳螂拳中的
硬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拳。清末科武举王永 春(字云生,1854?1926)所创王初学长拳、地 趟拳,后师承螳螂名家神手山东省平度县的李 之箭。艺成后,结合自己多年习练的体会,潜心 研究,以螳螂拳为基础并吸收幼年所学之长, 悟出七星捶、七星勾、七星步等法,以自家堂号 “魁德堂”之魁字立名,而“魁”又是七星之首, 故称七星螳螂拳。拳中将头以下七个部位与七 星名称相对应,称作“分身七星”。基本架势以 七星步做基础,讲求身为七星、步走七星。身为 七星即指身体姿势须保持以头为魁,肩、肘、 腕、臀、踝弯屈,使肢体曲如七星;步走七星是 指步法之进退、闪展,似循七星轨迹。此拳劲力 刚脆,横裹直撞,注重闪转腾挪,以螳螂手为代 表套路。此外,还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 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螳螂九转十八
跌、摘要等。摘要是摘取星螳螂各拳套中主
137
要动作组合而成,共有八趟。主要流传于山 东、京、津等地。 (何瑞虹李巧玲)
浏览1,1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