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内家拳之史料证实研究


八、武当武功辅助功法类都有哪些[最全功法]|武当内家拳之史料证实研究





基本功类



1. 八卦掌基本功



主要通过沿圆走转进行练习。以动功(行功)为主,静功为 辅。本功主要是转掌走圈。共分八掌,由云南沙国政提供。还有 《转掌歌》、《转圈歌》等。



2. 八卦掌推手



由李子鸣整理,详见《武当》总第一期。



3. 武当弄丸健身总图



据言系武当嫡派内功,历来被道家、养生家视为秘宝,不予 外传。其有三十六势。其特点以掌运丸,随意抛接,有如苍龙戏 水,玄鸟穿林。为道家修心养性,炼筋柔骨之方。湖北陈流沙先



生献文图。



4. 八宝如意站桩功



全套共有九式。由原武当在庙道人韩高一传授。



5. 武当观月功



又称观月练眼功。其功以练眼为主,而又有强身健体之妙,坚 持练习可达到眼观六路之神效。由清末民初武当山一道长所传。由 王国良提供。



6. 太极拳气功



要求气沉丹田、含胸拔背、圆裆裹膝、沉肩坠肘、虚领顶劲、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螺旋缠绕、沾连相随、虚实分明。以棒劲 带内劲,以腕领棒,以棒领身,身棒合一。全套9式,动作贯穿 棚、捋、挤、按、采、洌、肘、靠。当代传人冯志强。



7. 泰山站桩功



又叫马步站桩功。练成后可使下盘稳固如树生根,稳如泰山。 整个功分三式。



8. 武当明目功



全套有五式。具有明目护视之功效。详见《武当》总第九期。



9. 续阳功三式法



是初节调药炼精化气的一种盘实功。凡练内丹功者,须忌腥、 荤、香、辣,避喧杂、烦燥,终持万缘皆空、一真内守之旨意。全 套功法分立、坐、卧三式。



10. 神行活络功



系神行功的基本功法。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良好作用。其 作用是“功成者,可令人行走若飞,快似奔骑。亦可出没刀枪剑 戟之中,免受打击。”



11. 伏魔功



此功用气功点、推、按、揉、敲等法,通过经络腧穴,以获



得气顺神旺的作用。全式有六动。



12. 八大神龙掌



是道家昆仑派南极门的一种强壮气化硬功修炼法,是内功及 拍打功的基础功。本功法以柔?为主,柔则力刚,出自然而然应变 之能。此功属强壮功法,主要是使身体先气通血顺,开经达络,达 到改变筋骨与脏腑之间的素质,强健体魄,充实内力,平衡阴阳 气血,消除体内产生疾病的薄弱环节,动静相兼,性命双修,平 衡情操性格,使肌体内精力向上充沛饱满,提高智能,激发潜能, 增强免疫功能。全套共分八掌。由王玮提供。



13. 九官静坐功



全套八式。由圣钦传授,谷风整理。详见《武当》总第21期。



14. 九官旋转十二法



是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的基础动功,也可成为一 套路单独演练,讲究腰转随胯转、形意相随、周身松活、呼吸均 匀;要求两手如环抱、行走跨弧线如蛇之状、柔似蚕作茧、练好 九宫旋转十二法,再练《太乙五行二十三式》就可水到渠成了,该 套已整理出版。



武技类



1. 武当白锦门秘宗武技



明嘉靖年间陈州同传白锦道长,历经八代。1983年第11期 《体育之春》载有该门第8代传人佐门大弟子渌月的“武当白锦门 秘宗武技”。据介绍,该门在清初还有清汶派、菲子派、至观派等。 白锦门以六种硬功和两种拳术为最。一般打法有直、曲两种。直 法是吸气贯,击之使人立受重创?曲法则用柔力,受击者20天后 方觉内伤,且愈来愈重。



2. 武当淮河派功法



相传明朝灭亡后,有武当隐士在安徽的淮河、肥水一带传出 此功,故名武当淮河派。后经肖尚义传至程安远(现年83岁,江 西武协副主席,为此派掌门人)。其功法理论以八卦为基础,功法 讲究静、柔、慢等原则,有“领会四劲,意合八法”等说。源流



? 196 ?



待详考。



3. 武当功家南派



据言,清末,武当道人邓仲山,均州人,光绪七年(1822)应 两江总督左宗棠之聘,到江宁府传艺,开创武当功家南派。功法 有:和血功、小周天、板功、桶子功、神行功、轻身功等等。已 由南京范克平整理面世。



4. 武当清虚派武功



发源于武当太和殿(宫),为培元道长所创。其弟子紫尘道人 着有《武当之四门》,记清虚派有徒手13套、剑法5套、气功6种。





浏览1,95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