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式共有十个动作,依顺序(图2—20—29)排
列分解如下》
、右练之动作
—1 右逋夫
图 2—20图 2—20练完第一路后,依法向右回身,此时面朝南。以 右手作拳,由前下方内转向上,划半个立崮,拳背朝 俞。同时,左掌从拳外横按,划一斜形立圈,落于右 肘下方,成丁虚步。全身重点,寄于左足。如图2 — 20, —2 右捋手左扑面掌 所谓右捋芋者,系以自已之右手,捋住对方之右 腕。其法是,以左手向右稍横按。同时,右手自怀内 向上轻举,掌心朝里,乘机反掌卞捋其右腕。左掌 (掌心朝下)暂置右肘内侧助势。手步要紧密配合, 动作协调一致。在右手捋臃的同时,右脚向前踏出半 步,眼视前方,成半马步。如图2—21,
图 2—20
图 2—20
所谓左扑面掌是继右捋手之后,急上左步至 对方右腿后,侧身以左掌自右肩处扑向敌面,成半马 步。如图2—22:
—8 敛步(左)冲拳(右)
用扑面之左掌,搬扣其来防之左手,握腌外拧, 捋回至左胁(拳心朝上)。同时,释右手作拳(拳眼朝 下),从自己右额外出发,冲向敌之左膑或颏面,同 时,左步敛回,脚尖点地,成丁虚步。全身重点,寄 于右足。如图2—23
4 进步冲拳(左)
继右冲拳之后,急释左手作拳,拳眼朝上,进左 步,以拳再击其胸腹。同时,右拳随势收回,置右額外
(拳眼仍朝下),成半马步,状似拉弓。如图2—24
、左练之动作 1 左通天锤
由前势,把左腿敛回,脚尖点地,成丁虚步。时, 左手作拳,由前下方内转向上,划半个立圈,竖拳垂肘, 拳背朝前,并将右手作掌,从拳外向左横按,划一斜形 立圈,落于左肘下方。全身重点,寄于右足。如图2—25:
2左捋手右扑面掌 此着,系以自己之左手,捋住对方之左腕,急上 右步,用右掌扑面,其法与右练—2相同,仅以左 右为异。如阖2—2馭27:
— 3敛步(右 > 冲拳(左〉
图 2—26图 2—26以扑面之右掌,搬扣其来防之右手握外拧, 捋回至右胁(拳心朝上)。同时,释左手作拳(拳眼
图 2—26
图 2—26
朝下),从自己左额外出 发,冲向敌之右膑或颏 面。同时,右步敛回,脚 尖点地,成丁虚步。全身 重点,寄于左足。如图 2 —28
—4 进步冲拳(右) 继左拳之后,急释右手作 拳(拳眼朝上),进右步,以右 拳再击其胸腹。同时,左拳随
势收回,置左额外,拳跟仍朝下,成半马步,状似拉 弓。如图2—29
、应用方法释义 本式之应敌打法, 是先用通天锤以惊敌, 次用下捋手以擒敌。最 后,用扑面掌加上捋手 及两个冲拳以击敌。惊、 擒、击三着一体,井然 不紊,刚柔相济,攻防 兼施。我们学习前人传 统套路,当苦心钻研,
图2—29 以求贯通。贯通后,愈
练愈精,则临敌致用,自有左右逢源之妙1今叙其应 用方法如下
(1)通天锤诱敌法,其所谓通天锤者,是暗示击 敌头面之意。但其出发点,实为诱敌之着,有指挥对 方出手受擒之妙用。在本拳路各式开端时,每冠以此 着,其重要可知。其用法,容后专讲。
(2>捋手擒敌法其所谓捋手者,是一种劲 名,为擒拿法。即以五指刁捋敌腕为目的。但以应用 的不同,有先捋、后捋、单捋、双捋、下捋、上捋之 分。例如,用通天锤惊敌之后,敌必出手接应,脅乘 32
机捋之,此为先捋。也叫单捋、下锊。继扑面掌之 后,顺势所捋者,为后捋。也叫双捋、上锊。其下捋 手,须坐步沉肘,五指紧握,不可厲浮。其上捋手, 须含胸拔背,敛步后扯。
(3)扑面掌击敌法其所谓扑面掌者,系以掌 心吐力击敌之法。必须在下捋手形成之后,上步扣敌 前腿,随以拗手扑击其面具体言之,主要以锚准对 方之耳、目、鼻三处为标的。在进着时,本无定位, 击耳、击目、击鼻,须因势制宜。如击中其耳,难 免轰隆之声震荡其大脑,危害殊甚如击中其目, 轻则酸楚流,重则毁球丧明。如击中其鼻,则衄血 下注,面开红花。总之,三者皆为要害部位,不可轻试《 (4>冲拳联发击敌法其所谓敛步冲拳和进步 冲拳者,是继扑面掌之后,以拳击敌之方法。兹举例 说明之《
设我继右通天锤之后,出右步作支点,用右捋手 (即先持、单捋、下捋〉擒敌右腕。急上左步,扣敌 右腿,用左扑面掌击敌。敌必以左手来防,乘机以左 手捋其腕(即后捋、双捋、上捋)。随将左步敛回。 同时,以上捋手相适应之抒臂后扯,置于左胯。同 时,释下辦手作拳,自下绕后而上,经过右胯、右 肩,向前上方击其头面(虎口朝下),这叫做敛步冲 拳。紧接此势,再释上捋手进左步作支氣以左拳
(虎口朝上)直击其胸腹,这叫做进步冲拳。敛步和 进步,两拳分道进攻,上下呼应,其间不能容发。因 之,此式为“搬扣联发锤。
(5)由通天锤变缠采击敌法设我以右通天锤 击敌,敌如以拗(右)手防范,我乘机以右手刁其 腕。继而,上左步,以左掌扑击其面。这在理论上 讲,正是因敌而制宜的,若敌不用拗手,而用顺(左) 手横推我右臂时,那末,我又因敌而变,只宜以左 手,从我右肘下穿出,缠采其左臂,随以右拳背横提 其小腹,绕上再击其颏面,上下转换,有如雷驰电闪 一般。使敌只有招架之功,那有还手之力?这正是秘 传歌诀所说“拗手采来顺手提,紧貼紧靠莫相离, 横提骤向挡中去,变作双锤贯耳宜”。依此数语看 来,凡与人交手,必须根据对方变化而作对策。古时 有位军事家曾说 “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 敌而制胜。故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此段,仅以右通天锤攻敢所起之变化和用着。如 以左通天锤攻敌,法式相同,左右互易。
(6>由下捋手变摸眉倒敌法,设我以捋手擒 敌,以扑面掌击敌,乘其酸楚难忍之顷刻,簟用扑面 之掌,横摸其眉,由摸变搬,使敌嘴吧朝上,头向后 仰。同时,用下面扣敌前腿之顺步逼紧,而下捋手继续 后扯,撖手由搬变按,须审逃转方向,对症加力。待 他腰脊一失去主干作用,则四肢百骸俱成瘫痪状态。 或仰面而跌,或跪倒在地,乃必然结果。
(7)由双捋手变研肘击敌法设我以捋手和上 步扑面掌制敌,已经达到双捋成功之时,我迅以上捋 手屈肘下夹敌臂,向外研肘,腾出下捋手,作拳击其 头面。此时,敌一手被擒而前倾,一臂被夹而外研。 上盘整个丢失,任我进击,无不中的。
(8 >由双捋手变高探马倒敌法设我以捋手扑 面掌击敌,达到双捋成功之时,我骤以上捋手紧握敌 腕屈肘后扯,并释下捋手作掌斜推其肩。同时,腿 后钩,三着动作一致,可使敌仰跌于我前腿之外方。
(9)由双捋手变牵引倾敌法《设我以捋手上步 扑面掌击敌,幸能达到双捋成功。此时,我用上下两 个捋手,分别向两旁上下撑捋,使敌两个肘关节处弯弯 相套,一在上,一在下。此时,我用上捋手牵引敌腕, 向斜方引领(如左手在上,就向左领,右手在上,就向 右领)。同时,以我在前之脚,钩挂敌在前之脚跟,牵引 和钩挂方向相同,发劲火候亦相同。此着,如能与相手 乎时演练纯熟,可使敌倾趺于前腿外侧,易如反掌。
此外,关于通夭锤的含义,王师曾在一个晚会上 讲过,“岳氏连拳之应用,以擒捋当先。但是,不以 智取,则擒捋实非易事。必须有指挥对方出手受擒之妙 法,才能如愿以偿。然而,这个妙法何在?无他,即
3
我们在套路中所练的通天锤便是。此着,如能得其窍 要,则用以指挥对方出手受擒,其妙如神!它的全 称,则是通天七星键。所谓七星者,是暗射人之耳、 目、口、鼻、七窍而言。因这些器官,居人体之最 上,故喩之曰天。若讲应用,此锤却属虚着,为智慧 之发挥。凡与人交手,先迎面向上通他一下,敌必张 慌失措,出手接应。我乘势捋之,既省力,又顺利, 实为心理学之一大运用。若把通夭锤与捋手分而言 之,则前者为手段,后者为目的。若以兵法理论解 释,有避实击虚之义。若以铺兵摆阵之形势讲,则通 天锤为先行官出马,以探處实。而捋手、扑面,恰似 元帅临阵,势在必胜。若以通天锤之动作来讲,则系 以一手作掌横按,以另一手作拳上通。其按者防也, 其通者攻也。同时,在前之腿,足尖点地;在后之 腿,屈而下蹲。其点地者虚也,其下蹲者实也。既有 虛实,又有攻防,可谓式简义繁,功用至巨。学者详 加玩味,万勿疏忽”。王老师这样一讲,全场弟子无 不伸指称绝,从此以后,我明白了通天锤的作用, 又明白了通天锤的拳击部位。当时心地开阚,美妙奚 如。真是一次不可估价之特殊讲座,使我铭刻五中,
终生难忘。试观岳氏连拳全部套路,共有二十四个姿 势。而通天锤一着,用以冠首者,就十有四处实为 先务之先务,其重要可知〇
浏览1,3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