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击桩与基本桩,神形稍异,然仍依原则以为本。步如八字 形,亦名丁八步,又为半丁半八之弓箭步也。两足重量,前三后 七,两臂撑抱之力,内七外三,何时发力,力始平均,平衡之 后,仍须返原,如枪炮之弹簧,伸缩不断之意也。两手足应变距 离,长不过尺,短不逾寸,前后左右,互换无穷,操之愈熟,愈 感其妙。关于松紧沉实之利用,柔静惊弹之揣摩,路径之远近, 间架之配备,发力之虚实,宇宙之力波,以及利用时间之机会, 然后逐渐研讨拳学之整个问题也。在平时,须假定虎豹当前,蓄 势对搏,力争生存之境况,此技击入手之初,不二法门,亦为最 初之法则。兹再申述神、意、为三者之运用如左。
①神意之运用
技击之站桩,要在具体空灵均整、精神饱满,神如雾豹,意 若灵犀,具有烈马奔放,神龙嘶噬之势,头顶项竖,顶心暗缩, 周身鼓舞,四外牵连,足指抓地,双膝撑拔、力向上提,足跟微 起,有如巨风卷树,思有拔地欲飞,拧摆横摇之势,而具体则有 撑裹竖涨,毛发如戟之力,上下枢纽,曲折百绕,垂线自乘,其 抽拔之力,要与天地相争,肩撑肘横,裹卷回环,拨旋无已,上 兜下坠,推抱互为,永不失平衡均整之力,指端斜插,左右钩 拧,外翻内裹,有推动山岳地球之感,筋肉含力,骨节生棱,具 体收敛,跃之思动,含蓄吞吐,运力纵横,两臂开合,拧裹直 前,有横滚推错兜卷之力,毛发森立,背竖腰直,小腹常圆,胸 部微收,动则有怒虎出林,搜山欲崩之状,全体有灵蛇惊变之 态,亦犹似火烧身之急,更有螯龙振电直飞之神矣,尤感筋肉之 激荡,力如火药手如弹,神机微动雀难飞,颇似有神助之勇焉。 故凡遇之物,则神意一交,如网天罗,无物能逃。如雷霆之鼓鳞 甲,霜雪之肃草木,且其发动之神速,更无物可以喻之,是以余 于此种神意运动,命名之曰,超速运动,言其速度之快,超出一 切速度之上也。以上所言多系抽象,而精神方面,须切实为之, 以免流入虚幻。
②力之运用
神意之外,力之运用为切要。但系良能之力,非片面力也, 惟大部分,须于试力上求之。习时须先由节段,面积之偏倚,而 求力量之均整,继由点力之均整,揣摩虚实之偏倚,复由偏倚之 松紧,以试发力之适当,更由适当发力,利用神光离合旋绕,与 波浪弹力之锋棱,再以浑身毛发,有出询问路之状,而期实现一 触即发之功能。且时时准备技击之攻守,亦时刻运用和大敌之周 旋,尤须注意发力所击之要点。万不可无的放矢,见虚不击击实 处,要知实处正是虚。虚实转移枢纽处,若非久历永不知。混击 蛮打亦有益,须看对方他是谁。正面微转即斜面,斜而迎击正可 摧,勤习勿懈力搜求,敬、谨、意、切,静揣思。
技击在性命相搏,一方面言之,则为决斗,决斗则无道义。
更须要抱定,肯、忍、狠、谨、稳、准,六字诀要。且与对方抱 有同死决心。若击之不中,自不能击,动则便能致其死,方可击 之。其决心如此,自无不胜。此指势均力敌者言之。如技能稍 逊,不妨让之。若在同道相访,较试身手方面言之,则为较量。 较量为友谊研讨性质,与决斗不同,须首重道义,尤须观察对方 之能力何似,倘相去远,则须完全让之,使其畏威怀德为切要, 较量之先,须以礼让当前,言词应和蔼,举动要有礼度,万不可 骄横狂躁,有伤和雅,夫而后武德可以渐复,古道可以常存,实 我拳道无上光荣,则余有厚望焉O
浏览4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