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武当剑风格
丹派武当剑是我国传统的名剑,它继承发展了我国古老传统剑术的精华,在 理论上与技击上有其独特的风格,也是国内所存套路完整,主搏击、有实战价值 的剑术之一。全套单练剑法为132式,包括起式、收式,分为六路,每路21式。 在演练时可以分路演练,也可以连续演练。为了演练方便,分路演练时由起式开 始,后至收式结尾,为每路单项练法。如连续演练,第一路起式开始无收式,连 接下面二、三、四、五路均无起式、收式,到第六路最后进行收式,这样就完成 全套132式,以保持一气呵成的完整体系。分路练剑路短,式精,整套演练无花 招舞姿与重式,堪为武林瑰宝,国术精粹。
武当剑法,法无成法,因时制宜,因敌变幻,刚柔相济,虚实互用,阴阳交 织,端倪莫测。外兼各家拳术之长,内练阴阳中和之气,保精养气,宁神抱一, 此乃剑术之道。练其剑先以学武当派内家拳法为基础,然后再练剑法,方易奏 效。练剑时外要掌握剑法基本要素:眼、手、身、步四法;内要掌握练剑精神: 胆力、内劲、迅速、沉着,才能使内外精健,表现武当剑的风格。
眼法者,指剑法中的眼光。俗语说:“练剑先练眼,练眼如闪电。”说明眼 力的重要性。技击家谓心为主帅,眼为先锋,剑未到而眼已至,敌未动眼已预 见。剑法中的眼光,不在久视,而在敏锐,善于观变,一瞬即明,手中之剑随之 即到,要眼到、步到、身到、手到、剑到。如眼力不快,势必动作失调,贻误时 机,顾此失彼,瞻前而难顾后,动作缓慢,动上忘下,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空有 数年纯功,出手为人所制,皆因眼光不尖锐机敏所致。
手法者,运手之法也。剑之手法与刀、鞭之手法稍有不同。而武当剑的手法 更与普通执剑手法也不同。首先要运用全臂三节之法,肩节却得下,肘节变得
快,腕节圆活有力。执剑要以活把剑,在击刺时其剑才能活用玄妙。剑主翔动, 敏捷灵活,全在手腕,手腕呆滞不能活用,等于无用。手法分阴阳灵活善变,以 圈、点、崩、刺练法提高掌指控制握剑能力,使剑力浑实完整。左手无论置在何 处均为剑诀,为右臂之助,多沉肩坠肘如半月形像太极,使其劲不外溢。
身法者,乃剑法中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变化四法之表现。剑曰舞,主翔 动。其身法奇正互生。身催剑往,剑随身转,身剑融为一体,不牵强,无停滞, 要随机应变。其含胸拔背、脊梁中正、活腰转身、气沉丹田均称为身法。要知道 胸不含背不拔,挺胸屈背必然行动板滞不能变化得势。脊梁不正歪斜,四肢必然 不正,动作方向也必不正确。腰不转,身必不活,进攻而无力。气不沉,丹田就 不能久斗,而足亦不稳。故身法为四部位中最要之件,与眼法、步法有密切关 系。
步法者,身剑运转的基础。剑术中的步法最广,极尽变化之能,较任何器械 之步法更为精妙。在实战中若步法不纯,身法手法虽精,仍不能克敌制胜。武当 剑以走化旋翻,轻快善变著称,其速、稳、轻为步法中之三要。如全脚掌着地, 起落行动即不全速。功夫不深者脚掌行走时极不安稳。胯、膝、踝三节锻炼不纯 熟者,腿即不会轻灵速捷。
以上所述四法,系丹派武当剑术锻炼中的外在基本要素,且勿忽视。
四法歉云
手到脚不到, 自去寻烦恼;
低头与弯腰, 传授定不高;
1414腹内深流沉, 遇敌如火烧;
14
14
眼到脚手到, 方算得玄妙。
丹派武当剑的风格,不仅外要掌握剑的基本要素,还要掌握内四要的胆力、 内劲、迅速、沉着的练剑精神。
胆力者,胆识也。技击家以心为帅,以眼为先锋,耳为参谋,手脚为兵将。 胆是高度发挥力的内在精神因素,决定着技术水平的发挥。丹派武当剑的内涵精 神要素把胆量放在首位,说明其重要性。胆量不大,必胜信心就不足;信心不 足,气不能盛,胆不能壮。只有气盛胆壮,剑技才能充分发挥。这就是精神在则 胆力生,胆力生则精神满,精神满则气势显,无惧无畏,勇往直前。所谓“一 胆,二力,三功夫。”若胆力不如人,战胜对手的自信心和勇气不足,便自然会 出现畏惧、惊慌失策的心里情绪,则慑于内而怯于外,必遭败绩。因此,要发挥 胆力的精神作用,表现出志气,这是意志对行为的能动表现。只有首先做到这点 才能所向披靡。要有“泰山崩于前则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的大无畏气概。
内劲者乃动用意气,为刚柔变化之力,而非蛮劲拙力。如努气必生硬僵滞, 就缺少机变之活力,造成身剑僵、滞、涩,失调脱节。而内劲则要求心力、体力 融于剑法之中,由内而外,由下而上,劲力自然统一,顺达完整,使剑法与力点
相合,权衡刚柔,恰到好处。
迅速者乃剑短路而捷,“快' “变”是剑术中的要领。丹派武当剑的“快” 在于“捷即走捷径,取短路,以守为攻,以攻代守,后发先制是丹派武当剑 战术的一大特点。习练武当剑要领悟动中寓静,快中寓慢,变中寓不变的辩证原 理,掌握好阴阳矛盾的转化规律,才能体现丹派武当剑的迅速风格。
沉着者乃沉气,是掌握斗志中的意志和心里的镇静。拳谚曰:“脑居静为 贵。”要心定神安,不浮不躁,泰然自若,遇敌时沉着冷静自信,临敌不惧,胆 大而心细。气沉也可使桩步稳固,定势深沉,劲力充实。丹派武当剑在某些急速 转折、翻腾、平衡等动作时,都要与顺乎自然呼吸相结合,以求达到“气力相 合”、蓄劲助势的效果。丹派武当剑的内四要为剑法之精神,只有内外精健,才 能进入剑术之道。
练剑歌云
头脑心眼如司令, 内劲仓库丹田是, 内外功夫勤修炼,头脑心眼如司令, 内劲仓库丹田是, 内外功夫勤修炼,手足腰胯如部曲。精气神胆须充足。 身剑合一道方成。手足腰胯如部曲。精气神胆须充足。 身剑合一道方成。1515
头脑心眼如司令, 内劲仓库丹田是, 内外功夫勤修炼,
头脑心眼如司令, 内劲仓库丹田是, 内外功夫勤修炼,
手足腰胯如部曲。
精气神胆须充足。 身剑合一道方成。
手足腰胯如部曲。
精气神胆须充足。 身剑合一道方成。
15
15
用剑之要诀,全在观变(眼神)c彼微动,我先动(手法);动则变(身法);变则 着矣(步法)。所为一寸匕(内劲),所谓险中险(胆力),即剑不离手(迅速),手不着 剑是也(沉着)。
第二节逾当剑特点
丹派武当剑系武当派内家剑法之一,在剑道中首以神意为先,全凭乎神,神 足而道成。祖师授剑均以先练内勇,次练外功,最后教以手法、步法,传其剑 术。内功为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成道才能达到剑神合一。一般剑术在 剑术要领上要求“剑身合一”,而武当剑要求“神、剑、身”三者合一。身与剑 合,剑与神合是武当剑技法的要领。由于强调以身运剑与剑神合一,所以在剑法 运用上即要包括内家拳法四种“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武当神”之要领,展 现在其步法上闪展腾挪之轻灵便捷则有八卦步;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活 腕,气沉丹田,力由脊发则有如太极腰;而其出剑之精神,勇往直前如矢赴约, 敌剑即动,我剑已到,如形意之捷速而劲整。此为以身运剑,身行如龙,剑行如 电,步法灵活,身法柔韧的身、步、剑融为一体之谓。将神、意、气、力贯于剑 法之中,意到、神到、剑到,力贯剑锋,气透剑端才能体现武当的神,以达“剑
神合一
武当剑在战术原则上的特点是乘虚蹈隙,避青入红,因敌变化,不拘成法, 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静待动,后发先至;避实击虚,以斜取正;迂回包抄, 不接不截,不迎不架,凭空一击,无不命中,名曰:“不沾青,入红门也”为内 家剑法特点。而走化旋翻,轻稳疾快,更为武当剑法之特点。武当剑素以丰富多 变的剑法著称,不仅有前后左右之变,还有腾空击舞,滚翻地躺之法。动如轻 风,稳如山岳,一发即至。故宋唯一尝作歌曰:“吾人学剑,习练功纯,自能入 妙,神乎其神,翻天兮,惊飞鸟,滚地兮不沾尘,一击之间,恍若轻风不见剑, 万变之中,但见剑光不见人。此是九转还原之功夫,即古称为妙手空空者即是术 也。”
浏览550次